您好,欢迎访问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网站,首页,官网,登陆,app,下载
全国咨询热线16597653369
星空体育官方网站

星空体育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星空体育:建筑节能的案例
发布时间:2024-03-21 13:44浏览次数:
建筑节能的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TOPSIS法 建筑节能 方案比选 建筑业作为我国三大耗能产业之一,建筑业中的绿色建筑将是未来发展的新趋势。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不再局限于节能标准,同时在节能建材中也给与了明确的说明。大力发展绿色节能建筑,有利于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同时对于调整产业结构、改善需求结构、转变建筑业的发展模式等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1]。在进行节能建筑设计方面,节能方案的选择是建筑企业面临的常见工作,如何在众多方案中选择节能效果良好、且造价合理的方案,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 建筑节能评价指标的选取 有关建筑节能的评价指标来源本文主要借鉴国家和地区颁布的各种规范性文件,例如《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节能建筑评价标准》(GB/T 50668-2011)、《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等[2-3]。一般地,规范中对指标重要性有大致的划分,分为控制项、一般项、优选项等,根据指标筛选过程中遵循的科学性、可操作性、适用性原则,研究中以居住建筑为例,所筛选的指标可构成居住建筑节能评价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居住建筑节能评价结构图 2 基于TOPSIS法的方案比选模型 姜新佩等[4]在研究建筑节能标准中构造了节能评价模型,研究对象为公共建筑,该模型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了等级划分,由于借鉴了AHP法中的判断标准,因此在求解指标权重时需改进。本文结合TOPSIS的基本原理构造多组方案比选的评判模型: (1)建立判断矩阵并归一化处理 针对m个评价方案,n个评价指标,可构成判断矩阵 归一化后得到的是标准矩阵B: , i=1,2,3…m;j=1,2,3…n,0≤≤1。 (2)利用信息熵原理计算指标权重 (3)TOPSIS法原理 TOPSIS法是一种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在方案比选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原理是通过检测评价对象与最优解和最劣解之间的距离判断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贴近程度。确定指标权重后,对于m个方案,根据指标权重和标准矩阵B,可得到加权评价值矩阵V,其中: (4)方案排列 通过上述构成的构成理想集合和不理想集合,通过比较评价对象与正负理想解之间的距离,可评判方案与理想方案的接近程度。 其中,越大,代表方案i与最优解贴近程度越高,即选定第i方案为最优方案。 3 结束语 本文主要探究了有关建筑节能方案的评选过程,通过从国家标准中筛选建筑的节能评价标准,以居住建筑为例,构造了建筑节能设计方案的评价指标结构图,同时,针对不同方案中的指标数值不同,为评选出最优方案,研究中基于TOPSIS法基本原理,结合信息熵理论,构造了整个方案比选的评价模型,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了参照思路。 参考文献: [1] 郭雯.基于可拓方法的民用建筑节能评价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2] GB50176-9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S]. [3] GB/T 50668-2011,节能建筑评价标准[S]. [4]姜新佩,郭肖娟,孟祥东.公共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3,34(2):78-82. [5]石 磊,杨必裕,李建章等.基于先排序再比较计算元素权重的层次分析法[J]. 红河学院学报,2011,10(6):85-87. 建筑节能的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节能监管能效评估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Energy-efficient construction is in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period, building energy saving cache all the attention of the society. Building energy saving management, it is the duty that times give the construction of energy-efficient industries management, we want to fulfill building energy-saving government public services, create a new situation in the cause of building energy saving. Key words: Building energy saving;Supervision;Energy efficiency evaluation 2012年1月30日,从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获悉,“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正式。中信证券预测,2011~2013年建筑节能每年市场规模约为5000亿~5600亿元,减排任务的贯彻将使建筑能耗升级改造的比例不断提升。由此可见国家对于建筑节能已经放到了国家发展的高度。 至2009年,国务院《民用建筑节能条例》颁布实施,各省市认真学习宣传,深入贯彻落实,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任务,强化监督管理,建筑节能工作得到全面提升,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于建筑节能监管笔者认为有如下几项必要措施: 一、加强新建工程的节能监管 (一)建立健全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强化监督管理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以新建建筑执行建筑节能标准为重点,充分利用现有的规划许可、施工许可、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及竣工验收备案等制度,抓好建筑设计、建筑节能产品的使用和竣工验收三个环节,强化建筑节能的全过程监督管理。 1、实行规划方案建筑节能专项评审制 严格规划审批管理制度,将建筑节能工作关口前移,从项目的规划方案设计入手,在建筑物布局、形状、朝向、通风和绿化等方面综合考虑能源利用和节约的要求,在符合节能及采光标准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在建设项目规划方案评审中对建筑节能进行专项审查。对审查不符合规定的项目,不予通过规划审批。 2、严格建筑市场准入制 强化市场主体各方建筑节能工作的责任和义务,严格市场准入,规范企业行为,将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纳入建筑市场主体诚信行为之中,严肃查处不按照节能标准进行设计、施工、监理的企业,并计入企业不良行为记录,情节严重的,依法降级或撤销其资质等级,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至《民用建筑节能条例》颁布实施,从各地总体情况来看,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建筑节能重要性的认识明显提高,各省市建设厅局变被动为主动,依法加大了对建筑节能的监管力度,在建工程全面实施建筑节能标准,工程质量监督站对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的现场监督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有明显提高,建筑节能工作全面推进。与此同时,强化在建工程的日常巡查工作,按照工程进度跟踪检查,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把专项检查和日常巡查的情况作建筑节能目标任务书考核的主要依据,客观公正的对建筑节能工作进行考评。 二、积极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既有建筑面广量大,大多数既有建筑存在着能耗高、能效低、污染重、使用功能不完善等问题,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成为建筑节能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有如下做法: (一)做好既有建筑改造工作,提前进行摸底调研,通过工程规划审批、招标信息、现场勘查等渠道,确定改造项目,制定改造方案。 (二)以经过节能改造后受益的单位和群众为示范,宣传改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启动公共建筑节能监管工作 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进行了摸底调查工作,对市级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存量进行逐一统计,为全面开展国家机关办公建筑能耗调查、能源审计、能效公示打好基础。据不完全统计数据表明,国家机关及其所属事业单位办公建筑规模数量庞大,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任务艰巨。 四、开展培训工作,加大宣传力度 在认真总结工作经验的同时,针对存在问题应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继续做好新建建筑节能工作。强化新建建筑在施工阶段执行节能设计标准的监管,严格执行《民用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和《建筑节能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全面提高建筑节能工程质量,严把建筑节能验收关。进一步加大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力度,对节能目标落实情况、法律和法规的贯彻和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等,严格进行考核评价。 (二)抓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落实。按任务书考核指标完善目标管理。一是按照《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严格执行建设程序,加强节能改造施工质量管理;二是设置专项资金,通过政府组织协调,产权单位、居民个人及金融机构等多元投入,确保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五、采用科学的能效评估手段,保证节能效果 在做好建筑节能监管的同时,也无必要做好能效评估工作,做到定性定量的掌握节能工作,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建立了相应完善的技术标准和标识体系。测评机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定。它的作用在于:能明示建筑能耗状况;成为建筑节能的助推器;对开发商起到监管作用;特别是可以成为实施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基础。能效评估工作有以下几项内容组成: 一、建筑节能咨询: 建筑节能咨询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模拟为主要手段,从建筑能耗、微气候、气流、空气品质、声学、光学等角度,对新建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节能评价,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方案的效果进行前期的分析。 二、节能方案设计 建筑节能设计及改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环境设计:通过对环境指标的调整,比如绿化率,硬化路面分布及路面遮阳技术等等,减小热岛效应,降低既有建筑环境问题带来的能耗; 2、围护结构设计:针对现有的屋面、墙体、窗户等围护结构现状,从保温、隔热、遮阳等方面入手研究相应的改造方案。 三、节能检测与评估 使用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仪、导热系数测定仪、红外热像检测仪和分光光度计等建筑节能现场检验及实验室检测仪器,对建筑的保温隔热缺陷及建筑物的能耗状况进行检测。 建筑节能的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节能方案;模糊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 引言 近年来,资源严重短缺、能源极其紧张、环境加速恶化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巨大挑战,而建筑业及相关产业的耗能接近国民生产耗能的一半。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用于指导建筑节能设计[1]。我国各地积极开发了绿色建筑项目,并开始了绿色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建筑设计方案的优选是建设项目前期决策的关键。文章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套建筑节能方案模糊综合评价体系,促进节能环保型建筑的快速发展。 1 建筑节能方案评价指标 建筑节能方案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充分考虑建筑节能方案指标构建的原则,由此确定以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和施工指标为主要评价指标的建筑节能方案评价体系[2]。 1.1 技术指标 技术指标主要包括建筑设计的五大方面,即照明系统、供热制冷系统、给排水系统门窗、墙体。在不影响照明效果的情况下,不应采用大能耗的照明产品而使用低功率而发光效率高的光源。此外光源的密度分布设计也是重要的节能设计;供热制冷系统是耗电量最大的一个部分,提高供热制冷系统的能效是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鼓励使用高效率主机和供热制冷节能高新技术;给排水循环系统的节能设计大多体现在别墅和酒店的绿化用水、景观用水和泳池用水上。这需要对雨水贮藏系统、中水再利用系统和节水浇灌系统进行节能设计。对于普通家庭则应采用节水型用水器具,这主要包括阀门和管道;门和窗是建筑物围护结构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密闭、采光、通风、隔声减噪、防水、防火等基本功能外,其在节能方面还应做到保温和隔热。针对采用不同保温材料制造的门窗,提出更详细节能设计方案;对建筑墙体的节能设计主要考虑其内外部的保温设计,特别是对外墙的保温设计。保温材料的选择和保温材料厚度的计算对建筑墙体的节能设计至关重要。 1.2 经济指标 经济指标针对建筑节能方案的资金投入和效益进行评价,这需要对建筑节能方案资金投入与产出的经济信息(如工程造价、运行维护费用、节能收益、拆除费用)进行收集和分析。 1.3 施工指标 建筑节能方案除考虑技术和经济类指标外,还应考虑施工指标。施工指标指把建筑节能设计方案中采用的节能技术的成熟程度和由此带来的风险。施工指标主要包括施工难度、建设工期和耐久化设计。 2 建筑节能方案综合评价体系 模糊综合评判法是利用模糊数学中模糊变换原理和最大隶属度原则,考虑与被评价事物相关的各个因素或主要因素,对其所做的综合评价[3]。 2.1 因素集 因素集F是以影响评判对象的各种因素为元素组成的集和。建筑节能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为总目标因素集,即:F=(F1,F2,F3)。F1,F2,F3分别代表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和施工指标。第二层为子目标因素集。F1=(F11,F12,F13,F14,F15)。F11,F12,F13,F14,F15分别代表照明系统、供热制冷系统、给排水系统、门窗和墙体。F2=(F21,F22,F23,F24)。F21,F22,F23,F24分别代表工程造价、运行维护费用、节能收益和拆除费用。F3=(F31,F32,F33)。F31,F32,F33分别代表施工难度、建设工期和耐久化设计。 2.2 评价集 评价集E是评价人员对各层次指标所给出的评语集和。根据建筑节能方案各项性能指标的特点,给出评价集E=(E1,E2,E3,E4,E5)。E1,E2,E3,E4,E5分别代表优秀、良好、中、一般和较差。相应的评分为T=(10,8,6,4,2)。 2.3 权重系数向量 文章采用层析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针对每层每项的各个因素进行两两比较,确定矩阵中各元素的值,其赋值标准按元素i相对元素j的重要性比例尺度uij给出。相应地,元素j相对于元素i的重要性比例尺度为uji=1/uij。这样便可以构成一个以重要性标度为元素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U。文章的判断尺度标度从1到5。它们的含义分别是:1代表两元素同等重要;2代表元素i稍微重要;3代表元素i明显重要;4代表元素i重要得多;5代表元素i极其重要。根据得出的判断矩阵,采用特征根法求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相应的特征向量,然后将所得特征向量归一化处理即可作为权重系数向量W。 2.4 评价矩阵 为得到各个因素与评价集的隶属程度,需要单独对每个因素进行评判。采用归一化处理,每一因素与各个评价集的隶属程度之和应等于1。可以得到相对应的单因素模糊综合评价矩阵M。 2.5 综合评判 当各个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向量W和评价矩阵M为已知时,便可做模糊变换来进行综合评判。利用矩阵相乘C=W・M可以得到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评判向量C。从而综合评判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与评价集的隶属程度。 3 实例分析 文章以西安市长安区一座办公大楼为研究对象,运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其性能指标进行分析评价。 3.1 指标权重向量 采用专家打分法对一级和二级指标中的各个因素进行评价。本次调查选取了建筑设计领域的专业人员共8人。各位专家根据建筑节能方案各性能指标的重要程度并结合判断尺度标度给出了判断矩阵中各个元素的值,得到了判断矩阵和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将所得的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权重向量:W,W1,W2和W3。 3.2 判断矩阵及综合评判 为了建立单因素模糊评价矩阵,我们同样采用了问卷调查法。专家依次对二级指标中的各个因素进行打分。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平均处理,最终得到二级指标单因素判断矩阵M1、M2和M3。根据文章所求得的二级指标权重向量,由评判计算公式Ci=Wi・Mi,即可求得一级指标模糊综合评判结果C1,C2和C3。在一级的模糊评判计算结果的基础上,构建一级单因素判断矩阵M=(C1,C2,C3)。由一级综合评判计算公式C=W・M,得一级指标的综合评判结果为:C=(0.2139,0.2714,0.3637, 0.1127,0.0383)。结果表明:对此办公大楼节能方案的综合评价,最终得到综合评分为K=C・T’=7.0198。 4 结束语 建筑节能方案评价是一个多因素综合评估问题,通过应用模糊数学的处理方法就可以得到一个模糊评判结果。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建筑节能方案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通过对某办公大楼节能方案的综合模糊评价,验证了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进行建筑节能方案模糊综合评价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模糊综合评判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与客观性,决策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不同评测指标和权重,快速有效地评价建筑节能方案,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王美艳.中国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与评估研究[J].艺术百家,2011(3):210-212. 建筑节能的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分析;模仿;联动;建筑设计教学方法 二年级建筑设计教学是建筑学专业教育的关键环节,学生在此阶段将逐渐建立起有关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学习方法,迈出建筑设计学习的第一步。然而,从认识与理解建筑设计过程中的诸多基本要素,到融会贯通所有的抽象概念形成完整系统的设计思路与方法,一直是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的难点。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建筑规模或建筑空间组合的复杂程度来安排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要点在课程教学中较为孤立和零散,其教学的缺点和弊端是难以有针对性、系统性地掌控学生从概念认知到方法运用之间的学习过程,更难以使学生形成严谨的设计思维和方法。因此,二年级建筑设计教学的突破点应当是在学生概念认知与技能运用之间寻找并建立一条有效路径,从而使学生有效掌握基础的设计技能,及常规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一、关于联动的教学方法 所谓的“联动”,是指将抽象的概念认知与设计方法的认知,在学生的课程设计中通过大师作品进行分析、提炼、总结,并在第二次设计作业中对其进行有条件限制下的模仿重现,实现抽象认知与设计技能之间的联动,从而使相关知识要点的学习得倒深化。针对二年级的概念认知与技能运用,主要设立三个教学目标:(1)通过大师作品分析,来认知建筑的基本概念,使学生在学图示分析的过程中认知、理解相关建筑理念。(2)通过小型住宅设计,将前阶段的抽象认知转化为设计手法的认知。(3)联动:前后两次课程设计,在教学步骤、教学要点、教学环节上保持对应互动关系。 二、分析与模仿联动的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 1.二年级第一学期两次设计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环节安排对照(见表1)2.两次设计课程教学要点与教学环节的联动(1)教学步骤上的联动在每次课程设计的教学中,都将教学环节分为四个阶段。前后两次课程设计的每一个阶段都相互对应,其教学目的存在着严谨的逻辑关系。例如:在第一次课程设计的第一阶段,资料查阅与收集整理的训练,即是为第二次作业自主查阅小住宅案例打基础,第二次作业又通过环境调查报告增加了资料收集训练的难度。(2)教学要点之间的联动在大师作品分析中,通过分析大师作品的设计思想、设计手法、建筑语言表达方式等来建立有关建筑设计的感性经验,这一过程学生可能是在一种半疑惑的状态中完成的,尤其是关于作品中空间设计手法的表达,学生很难有深入的体会。在第二次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利用自己在第一次作业中总结的结论,探索其应用在第二次设计中的可能性,也即是一种有条件的模仿。这种教学要点上的联动,促使学生回过头再来体会大师的设计手法与理念,并且从运用的角度理解一种设计表达的真实含义,在抽象理解和实际使用方面建立起有效的联动。(3)理论课与教学环节的联动在前后两次课程教学中,理论内容要求容短小精干,浅显易懂,由二年级组老师自选题目轮流完成讲授。理论课的安排要求和设计课的教学过程保持同步,并和每一阶段的教学环节联动。例如:在第一次查阅资料阶段,即配置有关查阅资料技巧的理论讲授;在第三阶段,一草、二草设计探索阶段,即配置建筑形式、手法和空间操作的理论讲授。 三、教学效果的总结和反思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探索,联动式的教学方法得倒了学生们的肯定,但与此同时也能观察到一些问题,需要在教学中进一步探索和改进。例如,大师作品分析案例的选取必须适合二年级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本次大师分析的个别案例选择有失妥当,像西泽立卫的森山邸住宅,其设计手法较为特殊,空间形式较为单一,学生难以深刻理解作者的设计意图,在之后的独立住宅设计中又难以模仿设计者的设计手法。又如中途更换掉的案例分析——密斯的柏林国立美术馆,它属于博览类公共建筑,其设计手法和案例分析过程很难被小住宅设计借鉴。大师作品分析模型(图1~图3)筑的改建和扩建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博览会结构设计与选型、新老建筑之间的衔接以及地基问题等都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案,为建筑的改建扩建提供了实践经验与借鉴。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06SG524,钢管混凝土结构构造[S]. [2]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06SG517-1,轻型屋面三角形钢屋架[S]. 建筑节能的案例范文第5篇 为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确保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和有关管理措施的落实,进一步推动我县建筑节能工作深入开展,根据《××市贯彻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实施方案》(昭建联发发20xx9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1、加快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加强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和新型节能设备及新工艺、新技术在建筑节能工作中的推广和应用,构建新型建筑体系。 2、确保全县民用建筑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 3、确保县城区范围内建筑节能设计率达100%。 4、确保县城区范围内建筑节能实施率达80%,带动乡镇及农村建筑节能的实施。 二、组织领导 成立××县建设局建筑节能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唐向前 副组长:贺松林、杨建军、赵 俊、唐小春、刘先明、唐策群、肖旭阳、刘会琴 成 员:罗健芳、唐 丽、杨锡炎、王硕、张杰力、郭立明、郭 赞、李运军、朱亚新、李 伟、周美丽、贺武阳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建管站,由罗健芳任办公室主任。负责节能工作的日常管理协调和指导。 领导小组职责主要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建筑节能工作的法规、政策和标准。全面部署和协调建筑节能工作。督查和考核建筑节能工作执行情况。 三、职责分工 我局各职能部门实施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1、建管站 (1)节能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节能办)组织管理、协调全县建筑节能工作。负责局建筑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牵头制定并完善建筑节能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建筑节能管理机构和相关单位的指导。 (2)负责对各类建筑节能产品(材料)实施备案管理及推广应用工作。(3)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在竣工验收时,组织对建筑节能部分工程进行专项验收。施工单位必须填写好《××县建筑节能专项验收登记表》,经节能办公室审核,并报局领导审批后方可对工程进行竣工验收备案。 (4)组织管理及协调我县建筑节能调研、宣传、培训以及统计工作。负责牵头组织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建立监督举报制度,受理公众举报投诉等。 2、总工室 负责对设计和施工图审查过程中建筑节能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对建筑节能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负责建筑节能初步设计方案的审批,把好建筑节能技术关。 3、招标办 负责建筑节能项目消耗量标准及有关计价规则编制的监督和管理。 4、政务中心、九华分局、易俗河分局 在核发施工许可证时,负责审核施工图的建筑节能设计是否图审合格,把好建筑节能工作的入口关。 5、质安站 制定并完善建筑节能工作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细则,加强建筑节能分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检查,配合节能办严格按照《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相关规定进行节能验收。 6、检测中心 负责对建筑节能原材料进行检测及成品的质量检测。 7、房改房建办 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执行建筑节能政策及标准的监督指导。 8、城镇化管理办公室 负责乡镇及农村建筑节能的推广应用。 8、执法队 负责对不执行或擅自降低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单位和工程项目,根据《节约能源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0号《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进行严肃查处,依法查处建设、设计、图审、施工、监理单位以及工程检测机构等责任主体违反建筑节能政策及规范标准的行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有关规范性文件要求,提出行政处罚意见。 9、建工股 在核发备案证时,负责审核该工程是否按规定进行了建筑节能的专项验收,把好建筑节能的出口关。 10、档案馆 负责建筑工程节能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 四、建筑节能的实施管理和专项验收办法 1、实施建筑节能的施工单位,应在节能工程施工前先制定节能专项施工方案,报质安站和监理批准后方可实施,并报送县节能办备案。 2、实施建筑节能的施工单位,在施工工程中应接受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和县节能办的专项检查,包括对工程实体检查和资料的查阅。 建筑节能的案例范文第6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建筑业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和县委第十二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根据国务院及江苏省有关规定,依法加强建筑节能、墙材革新、散装水泥和商品混凝土推广使用工作,全面促进我县建筑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全县优质非粘土或以利废为主要原料的新墙材使用在工程建设中占主导地位,新墙材生产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量和质量大幅提高,产品逐步系列化、配套化,基本满足市场需求。 (二)全县新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以及政府财政投资的其他生产性项目建筑,全部按国家和省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设计和建设。 (三)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取得有效突破。 三、推进措施 (一)强化舆论宣传与监督,营造共建氛围 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建设节能建筑、推广使用散装水泥和商品混凝土工作,既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又能改善和保护环境,是加快文明卫生城市建设进程,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迫切需要。要通过多种舆论媒介,加强对建筑节能、墙材革新、使用散装水泥和商品混凝土工作重要意义的宣传。相关职能部门要对不执行相关政策规定的行为进行曝光,不断提升全面建设节能建筑、推行墙材革新、使用散装水泥和商品混凝土的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能源、保护耕地和环境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过程管理,落实各方责任 1.设计单位要按照现行国家节能设计标准进行专项设计,并进行节能指标的验算。设计单位未按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或者使用列入禁止使用目录的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的,由建设主管部门依据《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第39条责令其改正并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颁发资质证书的部门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施工图设计审查机构按有关规定进行建筑节能设计专项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未依法审查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由建设主管部门依据《江苏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第31条责令其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省建设主管部门撤销对审查机构的认定。 3.建设单位要将施工图设计文件报图审机构审查,未经审查不得擅自组织施工,不得擅自变更已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不得要求设计、施工单位降低建筑节能标准进行设计、施工,禁止存在“阴阳图”。建设单位违反上述规定,由建设主管部门依据《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第37条责令其改正并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4.施工单位应按照审查合格的图纸编制建筑节能工程施工专项方案并经过审批;建筑节能设计变更实施前应经监理单位确认;施工单位不得不做或少做节能措施;对涉及到节能施工的隐蔽性工程应留有记录,记录资料应真实、齐全、完整;施工现场应张贴民用建筑节能措施信息。施工单位未按图施工,由建设主管部门依据《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第41条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颁发资质证书的部门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5.监理单位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制定符合建筑节能要求的监理规划及实施细则;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审批后的节能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相关材料检测有见证取样记录;监理工程师对节能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验收签证。监理单位违反上述规定,由建设主管部门依据《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第42条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颁发资质证书的部门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6.阜宁县墙体材料改革与建筑节能管理办公室参与建筑节能工程专项验收;经各方签认合格的建筑节能专项验收报告是工程办理竣工备案手续的资料之一;节能工程质量验收资料,作为工程资料的组成部分,由城建档案室统一归档保存。 7.商品房开发企业在销售现场,要明示所售房屋的节能措施、保温功能、保修期等信息;房屋买卖合同、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书中要载明建筑能耗、节能措施等相关内容;使用省建设厅监制、发行的新版“两书”。 8.县建设局作为全县禁止现场搅拌主管部门,依据《阜宁县发展预拌混凝土管理办法》要求,加强对商品混凝土企业认定备案管理,规范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技术、工艺、质量体系;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力度;县外的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水泥生产企业进入阜宁市场必须到阜宁县散装水泥办公室备案;无特殊情况,县内建筑工程一律使用预拌混凝土。 9.阜宁县散装水泥办公室与阜宁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要加强对县内混凝土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加大巡查力度,发现有质量隐患的,责令整改,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资质等级等条件经审查符合要求的外地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必须预缴100万元质量保证金后方可备案。 (三)强化两项基金管理,注重制度建设 建筑节能的案例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方案汇报重要性;设计软件;汇报过程解析;总结反馈;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建筑行业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产业。建筑需要不断创新。不能简单机械的复制。建筑设计是研究建筑物与周边环境,是综合建筑地点、建筑类型及建筑造价三方面关系的产物,是建筑物在建造之前,建筑师按照规划条件、建设任务,在图纸上模拟建成后的建筑物,周密考虑,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满足规划局、开发商、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各样的要求。 建筑设计需要建筑学、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建筑经济等各个专业共同完成,是个复杂体系。建筑方案设计是建筑设计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它是每一个项目的建筑设计从无到有、由简到繁、由表及里的最具体化、形象化的表现过程。如何总结建筑方案,如何沟通交流又是建筑方案设计中的重点。本文从建筑师的建筑设计方案汇报这一方面,解析汇报过程。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建筑师在方案设计需要运用计算机绘图和展示设计成果。建筑师经常运用软件有,黑白二维平面图常用绘图软件AutoCAD、天正;彩色平面图绘图软件Photoshop、Illustrator、CoreIDRAW、Freehand;三维设计软件sketchup、3Dmax、Rhino(犀牛);成果汇总软件PowerPoint、InDesign。建筑师在各种软件的辅助设计下,充分表达出项目的设计构思、设计思想理念,创造出图文并茂的设计成果。 其次,建筑设计方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汇报的好不好,一是展示汇报人的能力,二是是否能够完美表达设计成果,三是关系到能否得到委托方的认可。任何有工作经验的人,都非常重视这件事情。想要汇报的好,首先要写好汇报材料,经过实践和总结出一套汇报的过程。图1是归纳的三个步骤: 图1 下面以居住小区的建筑设计方案为例,解析方案的汇报过程。 提出问题 一般来说,委托方听方案汇报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建筑师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总结出甲方关心的问题,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 1.1项目概况; 项目概况中要表达清楚,整个设计的基地的地理位置,基地的现状分析。 1.2相关规划要求、设计任务解析; 这个项目可不可以做?市场情况怎样?能够做什么?以居住小区设计为例,建筑师要提出的问题归纳为: a如何实现本地块的价值? b规划和建筑如何吸引顾客,体现自身地块的建筑特色? c如何与周边环境有机的结构? d建筑本身如何舒适、绿色、生态可持续性? 二、分析问题 2.1相关理论知识解析 对现行的居住小区规范中专业术语、条款进行梳理、总结出本次设计的理论知识依据。利用数据表格、简图、计算公式等把复杂的设计规范通俗易懂的形式表达清楚。如图2、3 图2 图3 2.2国内、国外案例解析 居住区设计在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已经建成的案例,建筑师在研究案例中积累成功经验和不足。在新的设计中不断的创新,设计出符合本地块的设计成果。 三、解决问题 3.1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确定规模,即确定人口数量和用地大小,考虑对现有地形的利用,以便减少填挖方量。详见图4 图4 3.2设计居住建筑类型、层数比例、数量、布置方式;设计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规模、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见图5; 图5 设计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布置方式、日照分析见图6;设计公共绿地、体育、休息等室外场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设计工程规划设计方案;计算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 图6 3.3详细方案设计汇报内容 3.3.1彩色总平面图 在规划部门提供的准确的地形图,如实反映需要设计的地块周边的现状情况: a标明规划东、南、西、北的范围,各类规划控制线; b标明规划建筑性质分类,各类建筑位置、层数、间距系数,建筑退让各类规划控制线的距离,道路名称、道路宽度,市政和公共交通设施以及场站点,机动车停车场位置; c确定主、次要出入口方向、位置,标明出入口与城市道路交叉口距离; d标明室内外坪标高及参照点,室外坪须用绝对高程,注明建筑物的高度,以此作为日照分析的依据; e确定地下设施范围、地下设施出入口; 3.3.2主要经济指标 用地平衡表、技术经济指标以及公建一览表,指标内容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详细标明,配套公共设施必须在图中定性、定量、定位。 3.3.3建筑功能、交通流线、日照、消防、绿化、分期开发等各类分析图; 建筑的功能分析图,常规的做法就是不同的建筑功能填不同的色块来区分;交通流线分析用于表达人流、车流的流线关系,多用箭头、虚实线条表示;日照分析地点设置:选择所在城市后,根据城市的地理位置程序自动计算出经度、纬度等信息;时间设置:设置当前日照分析标准的时间参数及计算精度;系统设置:对日照系统参数进行设置,包括图面标注文字高度,图形单位和正北方向,日照时间及阴影颜色等;标准设置:增加、修改、删除、设置日照分析标准; 消防分析就是表示出消防出入口,消防通道及消防登高面等满足消防相关规范;绿化分析多用不同线型的圆圈,色块表示景观节点;分期开发分析就是把分期建设的区域范围表达清楚。 3.3.4建筑单体平面图、建筑立面、剖面; 建筑平面图,又可简称平面图,是将新建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墙、门窗、楼梯、地面及内部功能布局等建筑情况,以水平投影方法和相应的图例所组成的图纸。用建筑语言准确表达建筑的各层平面图、建筑的立面造型,反应空间形态、层高的剖面关系。 3.3.5建筑效果图 效果图解是通过图片等传媒来表达作品所需要以及预期的达到的效果,从现代来讲是通过计算机三维仿真软件技术来模拟真实环境的高仿真虚拟图片,在建筑、工业等细分行业来看,效果图的主要功能是将平面的图纸三维化,仿真化,通过高仿真的制作,来检查设计方案的细微瑕疵或进行项目方案修改的推敲。 3.3.6三维动画的展示 三维动画利用相关软件、电脑虚拟数字技术,很好地表达了设计委托方的诉求。在三维建筑动画中利用电脑制作进行鸟瞰,俯视,穿梭等任意游览,表达建筑物的细节。三维技术在设计的楼盘环境中利用不同的场景,了解规划小区周边的环境,虚构各种现实生活中的美景。 3.3.7方案设计回顾和总结 经过整个汇报过程中的沟通交流,把方案设计中遇到的问题、重要的问题、需要面临的困难再回顾和总结,起来画龙点睛的作用。 结束语:作为一名建筑师,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类型的建筑设计项目,与不同类型的甲方沟通交流后,体会到建筑方案设计中汇报的重要性,本文是个人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写出与大家交流共享,不足之处请见谅和海涵。 参考资料: 建筑节能的案例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施工; 可持续发展;对策 A STUDY ON THE SHORTAGE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EEN CONSTRUCTION IN CHINA Liuhuan, Liu Shang-yang (Faculty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Real Estate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5) Abstract:Green building is one of the main way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green construction Play a key role in the life cycle of green building. Analyzing the four Construction projects which Take gree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ree shortag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een construction in china: the lack of green construction measures which bring less profit or non-profit,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green construction is insufficient , The technical level of green construction is poor. And present the countermeasures According to each shortage. All mentioned above will help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reen construction. And then narrow the gap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Keywords:Green building; Green constru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1.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城镇化阶段,逐年渐增的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即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担。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绿色建筑成为了建筑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其中的绿色施工是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和环境保护)[1]。绿色施工与一般意义的文明施工有所不同,两者都是规范工程施工的管理条例,但绿色施工是在文明施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除了涉及环保的内容,对施工有更深层次的要求[2]。绿色施工不仅有利于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目标,而且还可以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3]。 近年来,我国在绿色施工的发展进程中,陆续颁布了相应的标准:2003年制定了《奥运工程绿色施工指南》;2007年颁布了《绿色施工导则》;2010年颁布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和《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之绿色施工技术。同时奥运工程、上海世博会工程、广州亚运会工程等示范项目实施绿色施工技术,绿色施工得到很大发展,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绿色施工成果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1)工业化生产水平低[4];(2)建筑垃圾产生量大,回收利用率低[5];(3)建筑施工不利于周边环境、资源消耗量高[6]。因此,本文试图通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找出我国绿色施工实施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促进我国绿色施工在新阶段的快速发展,缩小与国外的差距。 2.研究方法 在推广绿色施工的过程中,国内发展了一批示范项目,现特选取其中获得过绿色建筑相关方面荣誉且在近期实施的4个典型建设项目,他们分别是浙江宁波北仑发电厂三期工程、北京国美商都A区工程、浙江宁波诺丁汉大学二期、北京中组部办公大楼和中国的境外工程新加坡环球影城工程。这4个建设项目的基本概况如表1。 本文首先从中国核心期刊上收集这4个案例关于绿色施工内容的资料,文献为[7-10]。其次,把每个案例采取的绿色施工措施按照《绿色施工导则》6个方面的指标进行分类统计,《绿色施工导则》包括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域施工用地保护6个大项,27个小项,具体内容如图1,统计的规则如下:在每一个大项内,假设有a个小项,某个小项内的绿色施工要点数为b,某个建设项目对应项的绿色施工措施数目为c,则该项的得分为c/(a×b),然后取4个案例的平均值为该小项的得分值,再用该小项得分值除以1/a得该小项的得分率。最后,根据每项的得分情况找出我国绿色施工中的问题。案例分类统计的结果如表2 表1 案例基本概况 项目 概况 地点 占地面积 获奖情况 北仑发电厂三期工程 浙江宁波 9.99万m2 2007年度浙江省建筑施工企业“文明现场、和谐工地” 竞赛先进工地 北京国美商都A区工程 北京 6.38万m2 北京市文明安全工地 诺丁汉大学二期 浙江宁波 36万m2 国际绿色建筑奖 中组部办公大楼 北京 1.1万 m2 2007年度中国绿色建筑创新一等奖 图2 绿色施工总体框架 表2 案例分类统计 建设项目 绿色施工措施 北仑电厂三期[7 北京国美商都A区[8] 宁波诺丁汉大学二期[9] 北京中组部办公楼[10] 平均分 该项得分百分率(单位%) 1 组织管理 0 0.1 0.1 0.1 0.075 37.5 规划管理 0 0 0.2 0.2 0.1 50.0 实施管理 0 0 0.14 0.2 0.085 42.5 评价管理 0 0 0 0.2 0.05 0.25 人员安全与 健康管理 0.1 0.1 0.2 0.2 0.15 0.75 建筑节能的案例范文第9篇 高等职业教育所设建筑管理类各专业,一般只涉及建筑业运行中的某些局部环节,所开各课程大多数也是帮助学生掌握某一方面的业务,学生对建筑业的全貌缺乏了解。《建筑经济》课程则弥补这个不足,通过对建筑业和建筑市场的全面描述,使学生了解建筑业的整体状况,知道建筑市场的运作方法,便于就业后认识自己所从事工作的环境,树立建筑业的全局观念,做好本职工作。因此,我确定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经济现象,并能用教材中讲述的理论进行联系和分析,从宏观的层面来理解广义的建筑业、建筑活动的主体、建筑产品的特征、建筑生产的特点及建筑市场和建筑市场的交易方式,对自己将来从事建筑工程专业工作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对建筑工程经济中的各种问题能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计算,使学生对未来自身在建筑业的发展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位。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自学的兴趣,锻炼他们口头表达和沟通的能力,不仅仅学习书本知识,同时注重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更好地认识职业中需要的专业工作态度和和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解决实际工作问题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为达到教学目标,在讲授课本上的内容以外,我还做了如下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增加中国建筑史的内容,注意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进行课程学习。教材中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建筑业的形成与发展,其中有我国建筑业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内容,在这里,我为学生补充讲述了中国建筑史的内容,从原始社会的天然洞穴开始讲述,然后是奴隶社会的夏、商、四周、春秋时期、封建社会初期(公元前475~公元581年)的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社会中期(公元581~1279年)的隋、唐、五代、宋、辽、金和封建社会后期(公元1279~1911年)的元、明、清等朝代的建筑形式和规模,并配上大量各朝代著名建筑物的图片,讲述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和经济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我国建筑的民族特点,使学生了解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和辉煌历史,更加热爱建筑行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后续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根据教材内容补充相应的计算及分析例题。该书的内容均为文字性的概念和说明,给出的公式只列出了公式和代表符号的意义,没有列举相应的例题,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因此我在讲课中先讲述公式,根据课程内容补充了大量例题,并在课堂上讲述计算方法和解题思路,随后布置作业时视公式难易程度要求学生自己编写计算练习题并予以解答,进一步考察学生掌握概念和计算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各类公式的学习和应用来深入理解教材的内容。 (3)部分课程内容由原先的老师主讲、学生听讲转变为学生主讲、老师讲评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了一部分课程由学生先自学后,然后到讲台上面向其他同学讲授本节课主要概念和内容的方式,抽讲的学生在讲课的过程中,其他的同学可以提问,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注重引导学生对概念讲解的清晰和整个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并予以适当的补充和点评,老师鼓励学生上讲台讲课,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口头表扬和学习用品的奖励,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锻炼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逐步地提升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能力,学生积极上讲台讲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 (4)改变作业方式。教材课后的习题均为单一的问答题,在讲述完课程内容后,我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自己设计作业习题的方式,然后自己进行答案的填写,例如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习题的方式可以有填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对错、简答等,这样每个学生的作业都不会完全一致,虽然老师批改作业工作量增大,但老师可以详细记录和分析学生作业情况,能够更好地评价每个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的程度和水平,将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后,进行透彻的评讲,对作业好的学生予以点名表扬,并针对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5)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该书第四章建筑生产第二节建筑生产的主要要素中讲到对劳动力的管理,主要讲到了目前我国劳动合同法的部分内容,没有相应的案例该部分内容在学生走出校门后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将有实际应用,因此在讲课中我重点详细地讲解了劳动合同法的全部条款,补充现实生活中有关劳动合同法争议与判决的案例,增强学生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理解和认识,并能对社会上各种有关劳动合同的纠纷能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判断,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劳动权利在作业布置中要求学生自拟一份去某企业工作进行短期劳务工作而签订的劳动合同,以考察学生这部分知识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建筑节能的案例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建筑;教学;实践;方法;启发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158-02 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性质,通常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可定义为专业基础课。这门特殊的专业基础课,是指它在专业教学体系中是结构、施工及管理等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而在土建类的“建筑、结构、设备以及管理”的四架马车中,房屋建筑学也是一门相对独立的专业课程。因此,房屋建筑学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由于房屋建筑学还具有“实践性与广泛性、技术性与艺术性、创造性与大众性、直观性与神秘性”等诸多特点,且该课程安排在其他专业课之前,使它成为从基础课向专业课深入、从中小学教学模式向大学教学模式的转变,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课程。能否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房屋建筑学课程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至关重要。 一、教学顺序 1.传统的教学顺序。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顺序是“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单一空间――组合空间――实体空间――呈现出完整的建筑”。表面上,宽基础、厚实践、循序渐进、实现目标。理想很美好,而现实很残酷。一门课程,学到最后才浮现起它的全貌。在如今,信息爆炸的年代,学习模式、信息来源、思想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一个起初没有明确目标的教学顺序,没有解决工程问题的具体对象,转了一轮又一轮,建筑的形象才勉强出现,必将伤害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加教学过程的迷失感和不确定性。 2.实践型教学顺序。实践型教学模式的教学顺序是“划分教学单元――选用典型案例――提出系列问题――展开实践应用――进行理论拓展――最终解决问题”。其特点是:从课程的整体到局部,在每个教学单元,直接切入主题,明确要实现的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或实践过程中,拓展知识,提高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每个单元配有典型的实例或者布置需完成的课题,在各教学环节,标明路标、指明方向,引领学生的前行,又留下课外或将来有待探知的知识拓展目标。 二、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它不仅是有几个课堂提问,而是一项系统的工作。这个系统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背景设置、典型案例和理论讲解,用教师发问和激发学生提问的形式,控制教学节奏、形成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实例,用典型的案例作为教学切入点。使学生对教学单元的目标有一个完整的认识,通过提出问题或布置实践课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无论是以学生实践为主,还是以教师授课为主,把启发式教学贯穿始终。教学方法示意图,见图二。 2.“有的放矢式”教学法。“有的放矢式”教学法是指分清主次,把握重点要解决的教学问题。一方面,可以避免教师讲得轰轰烈烈,学生掌握寥寥无几。教学效果是以学生获得的知识来衡量的。解决课程问题、进行工程实践,应以学生为主,不能越俎代庖。教师要做好的是控制节奏、正确引导,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理论跟进则以教师为主导,通过解决问题或完成实践,进而跟进理论,拓展知识,综合提高解决相关工程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房屋建筑学课程涉及面广,实例和问题不可能面面俱到。应突出重点,选好典型案例,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解决的具体工程问题,掌握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确有待后续探知的知识空间。 三、教学形式 根据房屋建筑学课程的特点,在不同的教学单元,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教学形式,实现培养实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教学目标。 1.单元教学形式。按教学内容把课程划分为若干个单元,单元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自成体系;针对教学单元选择典型案例;从典型案例中提出本单元需解决的问题或布置相关实战课题;通过实践应用、理论拓展,最终通过解决问题或完成课题,充实和巩固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每个教学单元的教学形式都形成“教学单元-典型案例-提出问题-实践应用-理论拓展-解决问题”的循环。 2.实践环节教学形式。在实践中,解决实际工程的建筑问题是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从教学单元的实践课题布置到课程设计,组成了课程教学的实践体系。这个体系是探索理论、连接知识拓展的桥梁,同时,也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形式。实践教学的形式、典型案例的选择、实践课题的布置、设计条件的分析、现行规范的应用、法律法规的执行、设计成果的表达与评价等各个实践环节都是教学方案精心策划的重要内容。 3.理论教学形式。以实践为主导的教学形式,并非放弃理论体系的教学,而是在实践中加强理论的应用和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房屋建筑学就是由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设计方法组成的。因此,建筑理论基本原理和概念不仅是房屋建筑学课程的基础,而且是科学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础,同时,也是拓展建筑知识的基础。 4.教学考核形式。考核是对教学效果评价和激发学习动力的重要手段。考核体系的设计,应遵循单元考核和综合考核并重,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并重,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内容考核和形式并重的原则。通过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掌握建筑理论,提高解决工程问题的实战能力,培养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独立思考的工作能力。 四、教学教法的交替使用 同一个教学内容,都可以选择不同的教法。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的状况,对不同的章节,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教法,使教学形式更丰富、趣味性更强。以墙体的构造一章为例,由于内容较庞杂,知识点较多,涉及墙体材料、内外装修、墙体节能、细部构造,以及与基础的关系、与室内外地坪的关系、与屋面的关系等等。以墙身剖面教学为例阐述教学教法的交替使用。首先选择墙身剖面的三个典型节点,将“墙脚、窗台、窗顶”作为该章的切入点,把该章的大部分知识点串联起来。如果用实例引入的教学教法,可衍生有两个方案、四种基本教法来讲解各建筑节点。具体使用应根据教学的实际状况和需要,灵活掌握、选择。 1.方案一。课堂教学时直接给出三个节点的设计实例,提出各个知识点的问题。例如:窗台节点的实体设计中,主要考虑了哪些构造要点?为什么要考虑这些要点(构造原理)?完成这些设计要点还可以采取哪些做法?教法1,以学生为主,由学生分析、回答上述问题,教师讲评。教法2,以教师为主,由教师围绕上述问题进行案例讲解。 2.方案二。课堂教学时利用PPT展示出三个节点的墙身示意图,要求学生分析提炼设计要点,完成节点的实体设计。例如:墙脚节点的设计要点,主要围绕墙脚设计的范围有哪几部分?每一部分的设计要点是什么?构造原理与构造要求有哪些?教法3,以学生为主,完成节点构造设计。然后教师分析讲评、学生完善设计。教法4,以教师为主,提出设计要点,以例题的形式讲解构造原理,完成节点设计。 应当指出,建筑设计是由粗到精、由模糊到清晰、由抽象到具体、由总体到局部不断深入的过程,科学合理的设计应当贯彻“概念设计”理念。以实例引入的实践型教学模式,只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旨在提高教学的实战性、理论联系实际的紧密性以及教学活动的生动性。而基本概念及设计原理及构造原理的掌握才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因此,无论采用怎样的教学教法,要全面提高实践工作能力,必须通过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使学生具备明确的基本概念、扎实的理论功底。 参考文献: [1]高雨龙.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统计与管理,2014,(4). [2]廖荣.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3,(5). [3]刘贝贝.浅谈《房屋建筑学》的教学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3,(32). [4]李丽娟.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探讨[J].山西建筑,2013,(9). 建筑节能的案例范文第11篇 1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北京市12种不同空间形成的建筑分布,这几种方案下建筑面积总量相同,但其所需消耗的建筑运行能耗不同,因此在建筑的规划过程中,需要优选合理的建筑空间布局。具体各地空间形态如图1所示。为了保证不同的方案之间具有可比性,各方案保证建筑面积一致,各方案的建筑面积总量如表1所列,可以看到各方案的建筑面积与平均值相比误差均不大于1%,基本可以认为各方案的建筑面积相等。根据一般住宅建筑的层高,将此建筑的层高定义为3m。参照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891—2012《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对各立面窗墙比的限值,给出各个立面的窗墙比,如表2所示。 2模拟参数设定 根据以上建筑基本信息,使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DeST,建立1~12号各类地块的DeST模型。 2.1围护结构性能 参照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891—2012《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将各方案其建筑围护结构性能如表3所示。 2.2空调供暖设定 在北京地区,冬季采取集中供暖,因此冬季供暖作息为24h连续供暖;夏季为间歇空调,在室外温度合适的时候采用自然通风来带走室内热量。根据设计规范给出各房间的温湿度设定值,见表4。 2.3房间发热量及通风量设定 根据北京市住宅建筑案例测试的结果设定房间的灯光、设备的功率密度、房间的设备发热量(见表5)。由于相同功能的房间进行了一定的合并,所以人员密度无法按照DeST默认的总量指标设定,所以按照表5所列的人员密度进行设定。因为在一些地块的设计中,存在内区的房间(进深8~10m认为是内区),无法进行自然通风,因此需要机械通风。同时,即使是在外区的房间,由于厨房和卫生间的特殊功能,在使用时也需要一定的机械通风。因此,将各功能房间的通风作息及通风量设置如下:位于外区的房间,不设置机械通风,冬季的通风量为渗风量,设为0.5次/h,夏季则设为自然通风,开窗时最大通风量为10次/h。位于内区的房间,由于无法进行自然通风,因此需要进行机械通风,设置其全年新风量为恒定数值,通风次数为1次/h。 2.4模拟计算 对于一般住宅建筑,其能耗主要包括:冬季供暖能耗、夏季空调能耗、照明能耗、生活热水能耗、炊事能耗及各类家用电器能耗[5]。不同的空间形态会对建筑的冷、热负荷及自然采光情况有影响,因此主要会影响建筑的供暖、空调及照明能耗。对于4号这样存在一定内区的建筑,由于其内区无法开窗进行机械通风,还需要设置通风机对其进行机械通风,因此与一般住宅建筑相比,会额外多出一部分通风能耗。因此利用DeST模型,进行能耗模拟计算,模拟中考虑建筑由于空间形态造成的自遮挡,选取冬季热负荷及供暖系统能耗、夏季冷负荷及空调系统能耗、照明能耗和机械通风能耗这四个能耗指标,分析各方案的能耗情况。 3结果分析 3.1冬季供暖能耗 利用DeST软件对各方案的冬季供暖负荷进行模拟,并假设由大中规模热电联产供热,得到各方案的冬季供暖能耗,如图3所示。图3各方案的冬季供暖能耗与体型系数单位室内空间需要的供热量Q的计算公式见式(1),单位为W/m3,Q=T×(K×S+A×0.335)(1)式中:Q为单位室内空间需要的供热量,W/m3;T为室内外平均温差,℃;K为平均传热系数,W/(m2•K);S为体形系数;A为换气次数,次/h。在本模拟计算中,各案例的窗、墙的传热系数和窗墙比均一致,也就是说围护结构的平均传热系数一致,而且换气次数也一致(除了1号和4号因为存在内区需要机械通风以外),所以体形系数成为影响冬季供暖能耗的关键因素,从图3中也可明显看出体形系数与供暖能耗的一致变化情况。但同时也可以发现,1和4号方案虽然体型系数小,但其供暖能耗并不比2、3和5、6方案低,主要原因是因为存在大面积的内区,内区仅靠渗透风不能解决人员新风供应问题,所以需要24h进行1次/h的机械通风,这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其供暖能耗,10号方案由于其裙楼(2层楼)部分也存在一定区域的内区,所以对此区域也需要进行24h的机械通风风。对方案1、方案4和方案10关闭全年机械通风的方案进行了模拟,结果对比如图4。对于方案1,由于增加了内区的机械通风,其供暖能耗因此增大了1.5倍左右。对于方案4,由于需要机械通风的面积占其总面积的比例大于方案1,因此增加了机械通风后,其能耗增大为原来的将近10倍。对于方案10,由于其需要机械通风的区域并不大,因此由于增加了机械通风,其能耗(标准煤)仅上升了33t。对于方案7~方案9,由于外形复杂程度逐渐增加,增加了自遮阳,一定程度上由于太阳辐射得热量的减少导致其供暖负荷逐渐增加。如图5所示,分析方案7~方案9在不考虑阳光遮挡下的能耗(分别为7’、8’、9’),与原方案进行对比可比可以发现遮挡对其能耗造成的影响。可以发现随着外形复杂程度的增加和遮挡的增加,对热负荷的影响也逐渐加强,9方案因此遮挡带来的供暖能耗(标准煤)增加将近40t,而7方案因为遮挡带来的供暖能耗(标准煤)仅为6.6t。在分析建筑供暖能耗总量时,不仅要关注建筑整体的体型系数,也要看各类朝向的房间的分布。一般来说,南向的房间越多,其冬季太阳辐射得热就越多,相应的供暖能耗就会降低。分析1、4、7号方案,可以发现,1、4、7号方案均为4个朝向均匀分布房间,其中均有一半的房间朝向为东西朝向,这类房间在冬季无法有效利用太阳辐射得热来升高室内温度或者说降低供暖能耗,而10号方案的建筑布局是沿东西方向条状分布,因此基本所有户型都有南向窗户,南向房间的比较非常高,有南向窗户的房间的比例接近100%,这有效地增大了冬季的太阳辐射得热,从而降低了供暖能耗。10号方案其体型系数适中,虽然存在一定面积的内区,但面积并不大,由于机械通风增加的供暖能耗(标准煤)并不大(7t),并且其不同区域之间的互相遮挡也比较小,因此其供暖能耗在整体12个方案里处于居中位置。由此可以看出,在北京地区,为了降低建筑的供暖能耗,在空间布局上可以考虑适当减小建筑的体型系数,但是对于住宅建筑,也应该考虑不要形成内区,否则就需要因此配置机械通风,反而会增加供暖能耗。除了建筑整体的体型系数,也应该考虑适当增加南向房间的比例,有效地利用冬季太阳辐射得热来降低供暖能耗。 3.2夏季空调能耗 利用DeST软件对各方案的夏季制冷负荷进行模拟,假设制冷由分体空调提供,得到夏季空调能耗。与供暖不同,空调需要从室内排除的热量绝大多数不是来源于通过外墙的传热。室内的各种电器设备、照明等发出的热量及室内人员发出的热量占空调排热任务的重要成分。再就是太阳透过外窗进入室内的热量。这些都需要从室内排除,否则就会使室温升高。当室外温度低于室内允许的舒适温度时,依靠室内外的温差,通过外墙、外窗的传热以及室内外的通风换气,可以把这些热量排出到室外。此时,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越大(也就是保温越不好),通过围护结构向外传出的热量就越多,室内发热导致室内温度的升高就越小。此时如果能够开窗通风,并且建筑造型与开窗位置具有较好的自然通风能力,则可以通过室内外通风换气向室外排热。因此,建筑空调布局和围护结构对于夏季空调能耗的影响主要在于遮阳和能否有效自然通风。在本文的DeST模拟设定中,不考虑外遮阳措施,只考虑方案本身的自遮阳。同时对于自然通风,考虑的都是理想通风,即:夏季在室外温度合适的时候使用自然通风,且通风次数均为理想数值,即认为自然通风为最理想效果,不考虑在实际中建筑的房间布局以及窗户的位置等细节对自然通风效果的影响,因此自然通风对夏季空调能耗的影响也基本上是一致的。从模拟结果来看,各方案的夏季空调能耗也基本与体型系数直接相关,如图6。对比方案1、方案4和方案10在有无机械通风下的夏季空调能耗如图7,可以发现,由于机械通风的存在,同样增大了夏季空调能耗。但是由于夏季的室内外温度远小于冬季,因此机械通风造成的夏季空调能耗增加量远小于冬季供暖能耗的增加量:对于方案1,由于使用了机械通风,其夏季空调能耗从29万kW•h增加到40万kW•h,增加了不到1倍;对于方案4,其夏季空调能耗从32万kW•h增加到了85万kW•h,增加了约1.5倍;对于方案10,其夏季空调能耗从34.5万kW•h增加到了34.6万kW•h,几乎没有变化。对于方案7~方案9,由于外形复杂程度逐渐增加,增加了自遮阳,由于太阳辐射得热量的减少导致其空调能耗降低。如图8所示,分析方案7~方案9在不考虑阳光遮挡下的能耗(分别为方案7’~方案9’),与原方案进行对比可以发现遮挡对其能耗造成的影响。可以发现随着外形复杂程度的增加和遮挡的增加,对热负荷的影响也逐渐加强,9方案因此遮挡带来空调耗电量增加为2582kW•h,而7方案因为遮挡带来的空调耗电量仅为894kW•h。对于方案10~方案12,方案11和方案12显著增大了外墙和外窗的面积,从图9可以看出,方案11的外墙面积达到了18906m2,是方案10外墙面积的141%,而方案12的外墙面积为方案10外墙面积的187%,外窗面积也是如此。显著增大的外墙和外窗在夏季时极大地增加了太阳辐射得热,也使得方案11、12的夏季空调能耗急剧增大。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列出的12个方案,在负荷和能耗模拟的时候考虑的都是理想通风,即认为自然通风为最理想效果,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由于建筑的造型与空间布局不同,其在夏季室外温能够实现的自然通风效果是不同的,因此其散热能力也是不同的,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空调能耗的变化,在本次模拟中并没有体现。例如,相比较方案1、2、3的塔楼造型和围合式的户型分布,方案4、5、6是板楼,其南北通透的造型与户型会导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自然通风效果更好,在室外温度合适的时候能够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降低室温,减少了需要空调制冷的时间,从而能够降低空调能耗。对于方案11、12,外形复杂能够一定程度上增加夏季的自遮阳效果,但是由于是回字式围合结构,如果考虑1楼不与室外连通(不能产生烟囱效应),即使开窗也很难通过自然通风带走室内的热量,而且外墙外窗面积大,太阳辐射量巨大,因此当室内大量的热量不能通过围护结构排出时就只好开启空调,依靠机械制冷排除热量导致,所以空调能耗会大幅增加。 3.3照明能耗 利用DeST软件对各方案的照明能耗进行模拟,结果如图10。从结果可以看出,对于4个分组:方案1~方案3,方案4~方案6,方案7~方案9,方案10~方案12,由于增加了外区面积,优化了自然采光,其照明能耗是逐渐下降的。各组之间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方案4、5、6的照明能耗是最高的,由于其扁平的建筑布局,增加了内区的面积,尤其是对于方案4,有着大面积的内区无法进行自然采光,所以其照明能耗在各个方案中最高,而对于方案12,由于其外窗的面积多,且能够自然采光的面积也大,其照明能耗在各个方案中最小。为了定量分析各方案自然采光的效果,又对1~12各方案在不考虑自然采光下的照明能耗进行了对比,结果对比如图11。将不考虑自然采光下的照明能耗与第一次计算得到的照明能耗相减得到自然采光对人工照明能耗总量的影响,结果如图12。对比方案1、2、3:从方案1到方案2,自然采光条件得到了极大的优化,因此照明能耗有了大幅的降低,方案2比方案1节电约4.1万kW•h,但是从方案2到方案3,其节能效果就比较有限,虽然方案3进一步优化了自然采光的效果,但是节电量只有1515kW•h。对比方案4、5、6:自然采光条件得到了极大的优化,因此照明能耗有了大幅的降低,方案5比方案4节电约8.4万kW•h,从方案5到方案6,方案6进一步优化了自然采光的效果,节电量也达到了3.5万kW•h。对比方案7、8、9:由于其本身回字形的造型,其外表面面积大,自然采光条件非常优越,因此自然采光带来的照明电耗下降也是非常明显,并且随着方案7~方案9,其自然采光得到进一步强化。方案10是方案3、6、9的一个综合,并且由于其塔楼与裙房的高低组合,减小了不同的楼栋之间的遮挡,所以其自然采光对照明节能效果也非常明显,节能量达1.7万kW•h。方案11、12是回字形造型的一种加强,极大的优化了自然采光的条件,因此其自然采光带来的照明能耗下降了在各个方案中最大,方案11和方案12由于自然采光造成的人工照明能耗下降分别为20.5万kW•h和20.8万kW•h。 3.4机械通风能耗 1号方案、4号方案和10号方案需要供应机械通风,其机械通风能耗见图13。3.5全年一次能耗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各个方案各有利弊,体型系数小的方案冬季供暖能耗小,但若体型系数过小,反而会因为需要机械通风而增加能耗,同时,体型复杂围合式的造型会增强夏季建筑自遮阳,降低空调能耗,但又会导致自然采光效果不佳,可能会增加照明能耗。因此,为了保证建筑的总能耗最低,需要权衡判断,将各方案的各项能耗按发电煤耗法折合为一次能耗进行比较,如图14所示。可以发现各方案全年的一次能耗对比,方案5是能耗最低的,这主要是因为5是除了方案1和方案4(体型系数小但需要机械通风)之外体型系数最小的方案。因此其供暖能耗和空调能耗都相对其他方案较低,而照明能耗与其他方案相比,虽然略大,但并不明显,所以造成总体看来全年包括供暖能耗、空调能耗和照明能耗的总一次能耗在12种方案中最低。出于同样的理由,方案6和方案7的能耗次之,也在各方案中处于较低的水平。反过来看方案11和方案12,方案11体型系数并不大,因此其供暖能耗与其他方案相比并不太高,但是由于其护结构面积大,增大了夏季太阳辐射得热量,导致空调能耗增大,全年总体的一次能耗比方案5、6要大。而方案12,由于体型系数大,所以冬季供暖能耗明显高出其他方案,同时外墙外窗面积大,造成夏季的空调能耗也高出其他方案,因此其总体的一次能耗在各方案中最大。对于方案10,是方案1~方案9的一次杂烩,整体的体型系数在各方案中居中,虽然由于裙楼部分存在部分内区,需要机械通风,但是能耗并不大,所以总体计算得到的全年一次能耗在各方案中处于居中的水平。 4结论 建筑节能的案例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暖通;节能;技术 建筑能耗中以空调和采暖为主,其能耗占建筑能耗总量的55%。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平方米建筑采暖能耗尽管约为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但热舒适程度远不如人。因此,发展节能建筑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必然。作为节能建筑发展中的重要环节,暖通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直接关系到节能建筑的能耗指标与入住舒适度,所以,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建筑设计中暖通节能技术。 一、暖通空调能耗的组成 为了创造舒适的室内空调环境, 必须消耗大量的能源。暖通空调能耗是建筑能耗中的大户, 据统计在发达国家中暖通空调能耗占建筑能耗的65%, 以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35%计算, 暖通空调能耗占总能耗的比例竟高达22. 75%, 由此可见建筑节能工作的重点应该是暖通空调的节能。从暖通空调的能耗组成可以看出: 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主要决定于空调冷、热负荷的确定和空调系统的合理配置, 空调系统的布置和空调设备的选择是以空调负荷为依据的。 二、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应该坚持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 在建筑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过程中,要遵守整体性原则,这是节能设计最基础的原则。在设计过程中,要坚持从全局出发,要深刻了解到暖通工程节能设计在整个建筑节能中的作用,从而从整体确定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在整体建筑设计中的地位。从整体的方向,以全局的眼光考虑各个细节,不断修改一些不够成熟的设计思路,优化利弊,从而实现最优化的节能减排设计,从而得到一个符合各方利益的设计方案,既要能够满足国家节能减排的标准,又要做到经济实惠,既维护用户的切身利益,又合理的控制了施工成本。 2、动态性原则 建筑的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标准的变化,区域自然环境的变化等。因此,要想使得暖通空调工程设计能够满足节能减排标准,则必须坚持动态性原则,以变化发展的眼光,结合各种可能变化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并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的工程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修改完善,使得节能减排设计方案能够和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3、注重技术的发展 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加强对空调系统的研究,不断实现核心技术的完善,利用最少的资源,最低的能源消耗,达到满足居民基本供暖的目的。空调系统在生产技术上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日趋成熟,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就必须加强节能减排的设计,实现空调系统的低能耗,低排放,这是整个暖通空调工程节能减排设计的重要方向。。 三、建筑设计中暖通节能技术 1、发挥建筑构造节能设计的作用 目前,不少建筑设计方案过于追求现代化和外观形式的视觉美,大量采用玻璃顶棚以及玻璃幕墙等材料,由于这些玻璃质材的保温性能比较差,在建筑的正常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增加建筑的能源消耗总量,这和节能减排的社会大环境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设计建筑工程方案时,需要积极邀请暖通专业的相关人员参与到设计的整个过程当中,尤其是在屋顶导热系数、外墙导热系数以及窗墙比的确定方面更加需要征求其意见,尽可能在不大幅度影响建筑方案的情况下满足其要求,当然,避免建筑设计方案出现设计方面的硬伤也是不能够忽略的问题。 2、优化供暖系统 为了确保供暖舒适性的同时降低运行管理的费用和难度,建议采用“散热器供暖为主、空调供暖为辅”的复合供暖方式。这种复合式供暖的优点在于初期投资较少、供暖舒适性较好、使用灵活、管理简单,并且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寒冷的冬季,如果室外温度较高,则无需利用空调供暖;如果气温非常低,也不必担心空调机组出现冰冻问题;并且,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部分开启,而其他的部分则以低温运行。同时,为了提高人们的能源管理水平尤其是节能意识,建议安装能够计量供暖系统和空调系统冷热量的仪表。第二,采用南北环路的设计方案。为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依照南北两个方向将散热系统分别设计为两个环路,同时采用必要的温度控制方法,例如,在有人生活或者办公的地方则可以以大流量高温状态运行,而在夜间或者不需要过度供热的地方则可以以小流量低温状态运行。在空调系统方面,为了防止出现在天气变暖时仍然过度供热的问题,空调机组同样需要设置必要的温度控制措施,例如,充分利用太阳辐射热量、实现热水流量动态控制以及其它综合降低输送能耗和供暖能耗的措施。 3、设备的合理配置 一般而言,室内空间高度低于2 米的部分主要维持特定的湿度和温度,而高于2 米的部分为了避免室内热量外泄的问题,需要在降低空气对流方面下功夫;对于某些建筑存在的天窗和屋顶网架,则主要以避免出现结露问题为主要目标。正是基于以上考虑,在室内空间高度低于2 米的部分建议采用以辐射热源为主的供暖方式,相对于空调供暖的热风而言,辐射供热能够降低水分蒸发速度,可以长久维持比较舒适的温度和湿度。而高于2 米的部分为了降低空气对流导致的室内外热量交换,不应该再设置送风口和回风口。 4、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 减少冷热损失 对于暖通空调系统而言, 通过围护结构的空调负荷占很大比例, 而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决定围护结构综合传热系数的大小,亦即决定通过围护结构的空调负荷的大小。所以在国家出台的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和标准中, 首先要求的就是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适当增加墙体、屋顶的保温性能, 可以减少通过这些围护结构产生的冷热负荷。根据权威部门对住宅围护结构的热工测试结果证明, 住宅内热量有40%~50%是通过门窗损失, 所以应尽量采用密封性好、保温节能的新型塑钢门窗。 5、空调方式影响空调系统能耗 近几年来, 变频空调因其具有节能和提供舒适内环境的显著特点而得到飞速发展, 到目前为止, 变频空调器占日本房间空调器市场销售份额的80%以上。根据日本JRA404 标准, 变频空调器季节能效比远高于定频空调器, 在冷负荷相当的情况下使用变频空调器消耗的功率仅为定频空调器的66%, 即省电34%。因此, 变频空调应是空调发展的一个趋势, 使空调尽可能达到节能要求。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节能在现代社会中已被认为是具有战略性的问题,但人们的观念和节能意识还需要继续提高,在技术上节能,研发高节能设备、绿色空调。就建筑业来讲,加强项目立项和设计方案的优化工作。健全法制,对于设计和施工中的节能问题,纳入到法律范畴中去强制执行。加大社会舆论力度,广泛宣传,让全社会都动员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参考文献: 建筑节能的案例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建筑节能,专项验收,监督管理 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工作是保证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落到工程施工实处的重要措施,也是建筑节能监督管理机构对建筑节能施工质量进行监管的重要手段,下面就以山西省对民用建筑节能工作各项规定为例,站在监督管理机构的角度,谈谈本人对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工作(以下简称“验收工作”)监督管理的一些看法。 1验收工作监督管理的依据 1)政策依据。根据《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43号),民用建筑节能工作的监督管理机构为工程项目所在地县级及以上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山西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应当对民用建筑的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进行验收并邀请相关专业专家和建筑节能监督管理机构的人员参加。没有进行建筑节能验收或者建筑节能验收不合格的,不得出具竣工验收合格的报告。 2)规范依据。根据GB50411—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是单位工程竣工验收的前置条件,在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以进行单位工程竣工验收。 2验收工作的组织 2.1验收工作组织程序 1)施工单位在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完毕并自检合格后,向建设单位提交建筑节能工程竣工报告,建设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组成验收组,并编制建筑节能专项验收方案,包含建筑节能专项验收会议(以下简称“验收会议”)的时间、地点、验收组名单、验收组织形式等内容;2)建设单位应当在验收会议前,将建筑节能工程的档案技术资料和建筑节能专项验收方案报送建筑节能监督管理部门。 2.2验收会议参加人员 根据山西省有关规定,参加验收会议的验收组应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监理公司、节能检测机构、施工单位六方参建单位,以及建设单位聘请的相关专业专家组成。根据GB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验收,由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技术、质量负责人等有关人员参加,设计单位由项目负责人参加。其余单位参加人员规范中未有明确规定,但为了保证验收会议质量,应由参与该工程建设的主要技术人员参加。 3验收会议需要准备的工程技术资料 建筑节能工程技术资料应当由参建各方根据各自的合同约定及验收规范要求准备,一般情况下,各方准备的主要资料如下:1)建设单位需准备的资料包括:a.建筑节能专项验收方案;b.设计文件、图纸会审记录、节能设计变更文件,施工图审查合格书;c.建筑节能设计认定书。2)设计单位需准备的资料包括:设计单位应当对原建筑节能设计文件、建筑节能设计变更文件在施工中的落实情况进行核查。核查完毕后,应提供建筑节能质量核查报告。3)监理公司需准备的资料包括:a.建筑节能专项监理方案及实施细则;b.建筑节能工程完工后,应进行专项质量评估,提供建筑节能专项评估报告。4)节能检测机构需出具建筑节能工程各项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a.对建筑节能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设备和构配件的有关性能进行检测并出具报告,见证取样部位及数量应符合《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规定;b.对围护结构进行现场实体检测,检测包括外墙节能构造情况和外门窗气密性检测两项内容。如果检测和现场条件具备,也可以直接检测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c.对建筑采暖、配电与照明和通风与空调工程系统节能性能进行检测。对于受到季节气候的影响无法进行检测的项目,要求在保修期内补测。5)施工单位需准备的资料包括:a.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b.进入现场的建筑节能材料、设备和构配件等相关性能的质量证明文件核查验收记录;c.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施工过程中应对建筑节能工程的检验批、隐蔽工程和分项工程及时报验,质量控制资料齐全且包括详细的文件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d.建筑节能专项竣工报告。 4验收会议组织的程序 验收会议主要采取“听汇报、核资料、查现场、提意见、后整改”的形式组织,主要包括:1)验收组听取各参建单位的汇报。汇报的主要内容为各方在工程建设中执行建筑节能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情况;2)验收组核查各参建单位提供的建筑节能各个分项工程技术档案资料;3)验收组实地查验建筑节能工程实体施工质量;4)验收组对建筑节能工程做出整体评价,形成建筑节能专项验收意见;5)建设单位应当根据验收意见,在验收会议后组织有关单位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出具整改回复意见,提交验收组重新查验。 5验收工作备案程序 建设单位应当在建筑节能工程验收合格后,向建筑节能监督管理机构申请办理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备案书。根据山西省有关规定,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备案书办理应当提交的材料包括:1)验收工作记录表格,包括质量验收记录表、技术资料核查记录表;2)建设单位出具的建筑节能专项验收报告;3)施工图审查合格书,建筑节能设计认定书;4)参建六方出具的建筑节能工程专项质量合格文件;5)建筑节能工程所用到的主要建筑材料、设备和构配件进场检测报告;围护结构现场实体检测和系统节能性能检验报告;6)验收组人员在验收会议上形成的建筑节能专项验收意见及建设单位的整改回复意见。 6验收工作监督管理部门职责 在专项验收工作中,监督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 1)收到建设单位提交的建筑节能工程的档案技术资料及验收时间、地点、验收组名单和专项验收方案等资料后,按时参加建筑节能专项验收会议。 2)对建筑节能专项验收会议进行监督。在组织上包括对验收程序是否合法、验收人员是否到位进行监督,在工程上对验收资料是否齐全真实、建筑节能工程质量以及执行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情况进行监督。如果发现有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应当责令整改,并由建设单位重新组织验收。 3)建筑节能工程验收合格后,受理建设单位提交的办理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备案书的资料,审核无误后,办理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备案书。 参考文献: [1]GB50411—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建筑节能的案例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土建结构 安全 设计 施工管理 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是土建工程的首要任务,只有在维持安全状态的前提下才能顺利开展土建施工。因而,工程单位在设计施工方案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土建结构安全性能的设计改进,促进各环节施工稳定有序地进行。 1.案例介绍 本次选择的案例是李锦记会议中心工程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镇七堡工贸城北区三号,本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7326m2,主要建筑物是会议中心,结构类型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1层,局部屋盖钢网架和钢构架,建筑高度18m。本工程内容包括会议中心、卫生间、电房、消防水池、泵房工程等。所有建构筑物的基础,主体结构和基本装修、钢结构、室内装潢四、灯光音响设备、给排水、电气、空调、监控工程等。总工期:191个日历天,具体开工时间以建设单位发出《开工令》为准。在施工期间通过对土建结构安全性的设计、管理,保证了整个工程项目按质按量完成。 2.土建主体结构安全设计的方法 本工程结构体系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防火设计的建筑分类及耐火等级:二类单层,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2.1结构设计。本工程框架柱主要为方形柱,柱截面尺寸为500×500、600×600、700×700、800×800等;梁截面尺寸主要有200×600、250×750、300×900、400×900、400×1300、等,楼板厚度为100~150不等。 2.2材料设计。(1) 混凝土:桩基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垫层混凝土为C15厚100;柱砼强度等级为C35。(2) 钢筋:直径φ10及以下的钢筋采用HPB235级;直径Φ12以上为HRB335级及HRB400级。梁钢筋可采用绑扎连接或焊接。 2.3工序设计。本工程的建筑总面积达7326m2,而主体结构工程工期仅为70日历天,且质量要求达到优良工程标准。工程涉及的工序多,交叉作业互相影响大,管理协调难度大。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土建工程与机电安装工程互相交叉作业,因而管理协调难度较大。 3.安全施工方案的合理编制 考虑到安全施工的作业要求,土建工程单位需要制定相对应的安全施工方案。根据此次选择的工程案例,可采取的施工方案包括: 3.1对土建工程的施工缝进行合理的设置和处理。为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主体结构采取墙柱与梁板混凝土分次浇筑的方式进行,肋形楼盖应沿着次梁的方向浇灌砼,其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中间三分之一范围内;即墙柱一次浇筑,梁、板按施工区段一次浇筑。 3.2方形柱选用酚醛覆膜木胶合板模板定型柱箍拼装;梁、楼板选用酚醛覆膜木胶合板和门式架(或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层高≥4.5米的结构梁板按高支模方案施工。钢筋在现场加工成型后在运至施工层段安装,并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的要求。 3.3混凝土采用自拌混凝土。混凝土运输以混凝土输送泵为主。砌筑和批荡砂浆采用现场搅拌。外脚手架设置应考虑其他专业的特殊要求。施工测量用全站仪、经纬仪和钢尺进行平面定位放样;垂直度测量控制采用激光垂直测量仪、吊线锤的方法准确地控制垂直度。 4.自然通风设计的内容 随着建筑设计理念的优化改进,在建筑节能设计阶段对于自然通风技术的运用更为普遍。自然通风在建筑节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减少了建筑施工的能源消耗,也维持了室内良好的居住环境,满足了现代建筑节能设计的各项指标要求。建筑节能中的自然通风设计方案如下: 4.1空间设计。建筑内部结构设计中构建竖井空间,可促进气流的快速流通,以此提高建筑内部的通风效果。目前,建筑节能设计中运用的竖井空间包括:纯开放空间,充分运用建筑中庭内的热压实现通风;烟囱空间,利用太阳能空气加热器促进建筑内部空气的吸收调节。 4.2布局设计。从自然通风的节能效果看,建筑群的布局设计是影响通风效果的重点因素。设计师在确定各个建筑之间的距离时,应该结合风向投射角对室内风速的影响大小情况设计。在整体设计上,还需把握好建筑物的高度、进深、面宽、外观等方面的因素。 4.3开口设计。开口设计对建筑物内部空气流通有着很大的影响,建筑节能设计中需将开口配置、开口尺寸、窗户型式、开启方式、窗墙面积比等作为设计的主要内容。从设计经验看,开口宽度达到开间宽度的1/3时,通风节能效果最好,有助于室内空气的流通。 4.4屋顶设计。屋顶的节能设计要借助于“隔热屋面”作用的发挥,其常见的形式有:架空隔热层,将屋面结构层设计合适的通风装置,把室内的热量排除后实现降温效果;此外,还可结合坡屋顶结构设计出有效的通风隔热层,以此实现良好的通风隔热效果。 4.5室内设计。利用“穿堂风”的形式来提高室内的通风效果,其主要是让自然风由建筑物外部达到室内,经过厅堂后由背风面的出风口外流。这种设计根本上是利用进出风口之间的风压差,促进了自然风流通性能的提升,让用户在居住期间保持良好的通风效果。 4.6幕墙设计。此结构设计是对两层玻璃幕墙间设置一个空腔,在空腔的两端添加进风口、出风口。运用双层玻璃幕墙实现通风节能,可以有效避免建筑物内部风压、热压过高等问题,促进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的改善,为业主创造良好的居家环境。 5.结论 总之,土建结构安全性设置水平关系着后期施工的稳定性,在施工作业期间要控制好每个步骤的操作流程,注重安全生产作业方案的指导运用,保证土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凡修文.土建工程项目安全生产作业的规划方法[J].建筑施工,2010,14(10):33-36. [2]周德利.土建结构安全指标的划分与实际判定[J].工程安全管理,2009,30(16):49-51. 建筑节能的案例范文第15篇 房屋建筑学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大纲中主要包括两部分:民用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构造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构造设计这两部分的教学中,建筑设计原理的运用和建筑构造部分的设计是难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普遍对设计原理和构造的学习感到困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建筑构造内容涉及面比较广,内容庞杂,并且不同类型的建筑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构造处理方法;(2)建筑构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的不紧密;(3)识图与制图能力不足,学生在大一课程中已经进行了建筑识图与制图的学习,但是由于当时专业知识不足,往往不能理解绘制的图样;(4)建筑设计原理难以学以致用,对这些设计原理理解不透彻,不能够正确地应用在设计过程中。 1.教学计划的制订 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计划,主要包括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期望达到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与控制。在房屋建筑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对象主要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案例教学的目的在于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通过动员学生的参与,激起学生的求知欲。通过针对设计和构造中的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的互相交流和互动,发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知识量和应用能力,和学生在课堂里的参与程度和参与气氛成正比,特别是结合那些设计能力较强的学生或小组的案例进行讨论则会形成较好的课堂反响,课堂气氛热烈。 2.案例的选择 案例教学中的案例要经过事先周密的思考和准备,一般主要考虑从民用建筑设计部分中选取。案例选择的难易程度和能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通常案例的选择应该符合以下的要求:(1)要符合房建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使学生通过案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课堂讲授的专业知识,帮助学生发挥个人特点表现个性;(2)案例必须紧密联系实践,脱离实践的题目一方面造成课堂教学与实践的脱节,另一方面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另外房屋建筑学课程中案例的选择必须是全面和完整的,从设计任务一直到竣工验收,既要保证资料齐全,又要把资料按照教学计划进行重新的安排整理。这里所说的案例既是授课内容,又是作业内容。即根据课堂讨论让学生课后自由发挥重新对此案例进行相关设计,比如平面布局、立面造型、构造等,然后从学生中选出典型的方案进行点评。这种方式是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教学环节,既是设计过程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可以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每位学生或者小组的设计都是自己独立完成的,各不相同,具有很强的独创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设计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案例教学的准备工作 课程案例相关内容应在集中讨论前一到两星期发给学生,并安排学生根据案例相关内容查询和阅读相关材料,也可以在网络上搜集必要的信息,对案例进行初步分析,总结相关内容和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对案例内容提出一些提示性的思考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由于建筑设计方案的复杂性,通过多人合作更有利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成立类似于兴趣小组,通常以三四人一组为宜。小组的成员需要多样化,这样他们在准备和讨论时,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就多些,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也就更深刻;并且需要选定组长,讨论由组长协调组织,充分发挥组员的积极性。在案例讨论完成之后,教师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小组成员进行讨论总结,并重新对案例进行设计,提出新的方案或者意见。这样既可以总结设计规律,又可以获取更多的设计知识和设计经验。 4.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案例教学的目的不应是传授知识和理论诠释,也不应是老师对学生的“教”,而应该着眼于老师和学生,特别是学生和学生相互之间彼此互动的“学”上。传统的教学通常只告诉学生怎么去做,为什么做则说得不多,这样的结果造成在课程中学习的内容不能在设计实践过程中灵活应用,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参与学习和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提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在房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5.注重能力的培养 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得越深刻,掌握得越牢固,相应的技能越熟练,越有利于能力的培养。如果离开掌握知识的活动谈能力的培养,则能力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是对立的统一,它们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两者都是教学的基本任务,都很重要,不应有轻重之分;两者应是同时进行的,不应有先后之分。而案例教学正是为此而生,为此而发展的,能够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加强能力的培养。比如每个案例在评述完后都会要求学生根据新疆民族特色对案例进行重新设计完善,力求设计方案反映新疆民族特色,符合地方特色。这样就能把学习的知识应用于设计实践,提高设计能力。 6.强调教与学的交流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在下面听,学生听没听、听懂多少其实是不清楚的。但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拿到教学案例后,先要进行认真学习消化,然后查阅各种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规范。这个过程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可贵的是这是学生主动进行的。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讨论往往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对这种情况要灵活地进行引导,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案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教与学的结合,教师要认真备课,对案例的重点和难点做到抓准、吃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准确的分析;(2)学与练的结合,案例中讨论的知识要靠一定的练习才能转化为能力。通过练习训练思维,学生在理解、巩固、运用、形成技能技巧的训练过程中发散思维;(3)学与评的结合,学生经常得到来自教师和同学带有鼓励的评价,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体验自己作为课堂主人的喜悦。教师也要巧妙地运用评价,引导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二、结语 星空体育 建筑节能的案例范文第16篇 关键词:住宅楼;集中供冷;空调 1 住宅用空调器的特点及其在我国的生产使用情况 我国市场上生产和销售的家用空调器主要是窗式空调和分体式空调。窗式空调是住宅空调的最初形式。它设有新风装置,能够向室内供给新鲜空气,改善室内空气品质,而且制冷机不会泄露,因此得到广泛应用。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窗机的缺点也日益暴露,噪音大,有安全隐患,使窗机的使用日益减少。分体式空调是目前国内应用最普及的家用空调器。住宅小空间(如卧室等)大多采用壁挂式,大空间(如客厅、饭厅等)大多采用柜式。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建设事业发展非常迅速。根据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2007年《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预测:在2020年前,我国每年城镇新建建筑面积将持续保持10亿平方米左右。在今后巧年间将新增建筑面积150亿平方米,其中将新增约10亿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和110亿平方米以上需要采暖的民用建筑 2 某住宅供冷实例概况及特点 2.1 工程概况。该住宅小区原计划利用该市平煤集团坑口电厂中部供热管网提供的高温高压热水作为热源,在小区设置集中供暖设施,实施冬季集中供暖。夏季则由住户自行选择购买单冷家用空调器,实现夏季空调需求。 2.2 工程区域供冷研究及方案。区域能源规划是对规划区域在一定的时段内各种能源形式综合利用提出指导性意见,目的是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运行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能源规划,确定区域内主要的能源来源、多种能源利用形式及能源综合利用的方案,同时确定区域供冷的范围、能源形式、能源综合利用流程及区域供冷系统的制冷工艺流程。本文工程实例是以平顶山市能源规划为依据,采用电厂余热资源作为一次能源,提高电厂一次能源的利用率,实现能源梯级利用。确定技术方案和确定总体方案是密不可分的。本文主要是对住宅小区实施集中供冷各个环节上的技术方案,进行分析、研究。然后从工程实际出发,与家用空调器方案进行了经济上的比较和分析。在技术分析中,主要解决的问题有冷负荷计算和分析、冷热源方案、水系统形式的选择、负荷分区、管网方案、用户终端设备及系统方案等。因此,总体方案的确定,主要是围绕解决好上述几个问题。 2.3 供冷研究的主要内容。据上所述,本文将结合某一高档住宅小区利用电厂余热进行集中供冷的方案设计进行可行性研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1)冷负荷的负荷计算和分析;(2)冷站冷热源设备方案及选型设计;(3)负荷分区、用户末端设备、室外管网的方案设计;(4)水系统分析及方案设计;(5)住宅小区集中供冷与加单冷家用空调器方案的经济比较和分析; 3 小区集中供冷系统设计 3.1 设计概况。住宅小区集中供冷系统设计与常见的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在主要设计程序上基本是一致的,包括冷热源方案设计、水系统设计、空调方式方案设计等。只不过,在具体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着或多或少与常见中央空调系统设计不同的地方,主要包括:(1)在冷热源主机容量选择时应该考虑用户同时使用系数;(2)考虑到管网投资多、输送距离长、水泵能耗高、管网冷损失大等因素,管网设计时应考虑负荷分区、主干管经济流速的选择、水系统形式的选择等;(3)住宅空调末端方式的选择和调节、计量等问题。将在设计规范的要求下,利用有关手册和专业书籍上的知识,结合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本文所讨论的工程实例进行研究,并给出设计结果具体内容。 3.2 冷热源方案。该小区原计划也有利用该市坑口电厂中部供热管网提供的高温高压热水作为热源,在小区设置集中供暖设施,实施冬季集中供暖的计划,所以集中供冷的前提基本确定是利用中部管网的热源。结合有关资料所述内容,吸收式制冷则是本文研究工程实例的最佳选择。 工程实例中的供热介质为坑口电厂余热通过汽一水换热器获得的高温高压热水,压力0.8MPa,温度125e,通过坑口电厂中部供热管网送至制冷机房和换热站。热水温度120e左右,进出温差大的选用热水二段型机组、否则选用普通单效型机组川。就该工程实例,本文主机选型为普通单效热水型浪化铿吸收式冷水机组。 3.3 室内空调方式的选择及选型结果。从住宅建筑集中空调系统的使用来看,与宾馆客房相似,因此住宅建筑集中空调系统的末端设备首选风机盘管〔a31。其优点是控制调节方便;一次投资和运转费用低,节能性较好;风机盘管机组定型化、规格化,易于选择安装;可设置独立新风系统,有利于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噪声低,如夜间在低速下运行,噪声更低;适合各种冷热源。其缺点是有可能漏水,冷凝水盘可滋生影响人体适合于住宅建筑使用的风机盘管机组主要有卧式暗装和壁挂式明装两种形式。立式风机盘管机组因空调供回水和冷凝水接管的原因,不太适合用在住宅建筑内。卧式明装机组在美观度上显然没有壁挂式明装机组优越。而壁挂式明装机组,由于产品结构原因,其使用也会受到诸多限制,例如当房间进深超过4米时,其空调送风效果就不太好,另外当房间面积大于巧平方米时,壁挂式明装机组选型超过FP6.3,其实际使用效果不太理想。 综上所述,本工程实例选用卧式暗装风机盘管机组。按峰值负荷指标计算,对住户内各空调房间内卧式风机盘管机组进行选型,其结果是风机盘管机组总数为7148台,其中FP-51(N=50W)为4836台,FP-68(N=55W)为2312台。 4 住宅小区供冷经济性分析 一个大型综合项目的经济性评价相当复杂,按照国家政策规定一般应进行项目财务分析和评价、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社会效益评价。项目财务分析和评价包括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分析两大块。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主要是从项目投资规模的大小和投资资金的来源上来分析项目的可行性。财务分析的内容包括财务基础数据估算、成本分析、收入和税金及利润、财务分析指标计算、财务分析报表等。项目财务分析和评价的核心内容是项目投资估算和成本分析。 5 结语 从技术上来说,该住宅小区利用电厂余热进行集中供冷是可行的;从经济上来说,该工程实例因规模大,初投资上集中供冷显示了其优越性,较家用空调器要节省,运营成本集中供冷也较家用空调器节约;从社会效益来看,集中供冷由于有效利用了电厂余热,实现了电厂一次能源的梯级利用,从而提高了电厂一次能源利用率;减少了余热的排放,降低了用于该部分余热对环境影响治理的社会成本。本文从实际工程出发,对住宅节能供冷进行了探究,从而得出户式中央空调是比较成熟的一种技术,但而区域供冷在国内尚不成熟,仍然需要进行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建筑节能的案例范文第17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成本 1绿色建筑的理论概述 1.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的核心宗旨就是提倡环境与建筑工程之间的整体融合及和谐发展,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3]。所谓的绿色并不是简单对建筑环境进行绿化,而是以全新的环保设计理念融入到建筑工程设计中,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情况下,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尽可能做到节能减排,实现建筑工程与自然资源环境的协调统一发展。 1.2绿色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及成本控制 为了实现最大程度的节能减排,绿色建筑工程中的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更为重要,绿色建筑工程中的自然资源环境保护更加严格,施工的工艺也更加先进环保,因此工程的造价成本更高,对预算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预算员要结合工程的现状,做好工程的造价预算及成本控制[4],全面控制好建筑工程质量与建筑成本之间的平衡,制定更加优化的工程造价预算方案,实现绿色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的全链条控制。 2工程案例分析 2.1工程概况 某部级绿色建筑项目为住宅展示项目,包含售楼中心以及业主会所等区域,总建筑面积约为5163m2,其中建筑占地面积约为1500m2,整个建筑采用框架结构,由地下1层及地上3层组成。 2.2绿色建筑的工程技术措施 该项目所在城市区域的整体气温较高,一年中平均气温在23℃左右,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30℃,因此该项目主要考虑通风、遮阳以及隔热等要求,需要从材料选择以及后续施工等方面进行技术处理,满足上述工程要求。 2.2.1外墙 本项目外墙构造材料的选择分别是外侧的水泥砂浆,厚度约为20mm,墙体中间为加气混凝土砌块,厚度约为200mm,墙体内侧使用水泥砂浆,厚度约为20mm,整个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低于1.2W/(m2K)。 2.2.2屋顶 本项目的屋顶形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普通屋顶面,采用隔热的挤塑聚苯板材料,平均传热系数小于0.6W/(m2K)。屋顶花园使用的绿化草进行铺设,通常选用佛甲草进行装置,具有较好的防水性及隔热性。 2.2.3外窗 本项目的外窗采用双层中空玻璃材料,传热系数小于3.0W/(m2K),门窗的密封技术采用灌注密封胶技术,保证外墙的密闭性,同时提升外墙的隔热防护性能。 2.3遮阳 本项目使用的双层中空玻璃,遮阳系数达到了0.35以上,透光率超过0.5,在整个建筑项目的东面、西面以及南面都安装了水平移动的百叶进行遮挡,避免了阳光的直接入射,提升了建筑的居住环境体验。 2.4通风 结合该项目所在区域的主导风向情况,项目的整体建筑朝向为南面,更容易产生理想的风压值,建筑项目采用整体行列式建筑布局,保证通风更加顺畅,高层建筑采用局部架空方式,除了电梯井架空外,其他的走廊结构均采用架空式结构,防止高层建筑内部形成热聚集,室内的开窗比例超过30%,最大程度上改善室内的通风环境。 2.5太阳能资源利用 项目所在的城市区域一年的日照时间超过2500h,太阳能辐射量在5000MJ/(m2年)以上,全年日照最集中为7月份~12月份,每天日常时间超过6h,7月份的日照时间为全年最高,平均每天达到7h以上。结合项目区域的日常气候条件,建筑项目的卫浴空间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按照住户每日的生活热水(60℃)供应量1.5m3进行设计,确保热水供应。为了保证热水系统的供应,建筑项目还配备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该热水器每小时可以提供0.5m3的热水量,作为太阳能热水器无法使用时的有效补充。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器平均集热效率为0.5,储水箱及管道的热损失率为0.2,项目设计的太阳能集热器面积为30m2,按照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计算公式可得该项目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可以实现全年供热量约为13000kWh,根据建筑项目所在的具体水文情况,计算出全年的生活热水需要热量为22000kWh,因此太阳能供水系统的供热保证率可达60%以上。 2.6空调系统的热回收 本建筑项目使用VRV机组搭建空调系统,建筑每层都安装一台,便于单层进行控制。VRV系统将冷气直接输入到室内,末端采用风管机的形式安装在室内,系统的能效比超过4.0,属于节能型设备。本项目所采用的风机组共计5台,采用热回收排风形式,整体采用吊装方式,排风回收装置安装在新风机组系统内,将空调排出的热量进行二次回收,热回收的额定效率为0.7,总共的新风量达到每小时10000m3,考虑到卫浴等区域的排风损失,实际回收的新风量达到每小时7000m3,按照排风系统的热回收工作时间,计算全年的实际回收热量为5kWh,每年节约电量为2×104kWh。 3建筑工程的增量成本的分析 结合工程案例中的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发现,目前绿色建筑主要结合区域的自然资源环境,因地制宜,尽量利用绿色能源搭配科学的施工技术来达到提升建筑质量品质以及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与此同时,考虑建筑施工过程中能源的回收利用,核算出能源消耗的数值,结合绿色建筑所消耗的具体运营费用,可以得到绿色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根据本文案例的具体建造成本,计算新的施工技术投入的费用以及后期建筑项目运营的费用,分类统计计算各项建筑工程的费用,可以得到本项目为实现绿色建筑标准需要比传统的建造工程费用多80亿元。通过本文案例给出的绿色建筑工程追加成本费用可以看到,绿色建筑工程虽然采用了新技术节省了能源消耗,但由于需要增加建筑的品质和空间舒适度,导致绿色建筑工程的成本出现一定程度的攀升,使得绿色建筑的工程造价出现一定幅度的增加,在进行工程造价预算及成本控制时,更应当综合考虑建筑工程的收本与收益的平衡,最大限度的优化建筑项目的工程造价成本,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对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进行确定时,应在实现当前设计要求下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时所产生的成本费用,并根据施工中所使用的新技术或使用的新设备进行统计得到预算浮动,该工程的具体增量成本。该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5163m2,在施工阶段中为达到绿色建筑的标准而导致施工成本增加的费用为93.85万元。Low-E中空玻璃的投资较大,占增加投资的47.9%;调节外遮阳的投资次之,占增加投资的17.0%,两者合计的总价超过增加投资占比的60%。该工程采用大量的玻璃幕墙,窗墙比较大,使用Low-E中空玻璃和调节外遮阳可节约大部分能耗,使用节能技术后,该工程建造成本单价仅增加了181.77元/m2,对于建筑工程建设成本单价来讲较高,但相对于后续使用过程中全寿命周期内产生的费用来讲,还处于较低水平,该绿色建筑增加的施工成本可行,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结语 建筑节能的案例范文第18篇 关键词:电排站;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在人类历史上,水工建筑物可谓是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2900年,埃及就在尼罗河上建造了一座高15m、长240m的挡水坝。而在中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人们就在黄河下游沿岸修建堤防,在四川修建都江堰工程等。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传统水工建筑物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涌现出许多新型的水工建筑物。电排站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那么,什么是电排站?如何优化设计电排站?本文就以中型电排站为例对上述问题进行浅略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1 电排站的概念 电排站是一种典型的水工建筑物,它是通过水泵来排除低洼地带的积水,防止内涝发生的水利设施。 从规模大小的角度,电排站可以分为小型电排站、中型电排站和大型电排站。电排站工程一般是由引水渠道、前池、厂房、出水钢筋砼压力管、出水池、出水渠道等组成。 2 中型电排站选址的优化设计研究 一般来讲,中型电排站多建在大江、大河等防洪工程附近,或者建在那些存在内渍风险的地区,用于满足排涝要求。为使这些中型电排站效用最大化,人们要将其尽可能地直接建立在最能起到防涝的地点,如老港、低田等地。除此之外,在选择时还要优先考虑以下几点。 2.1要尽可能靠近能源输出点 与小型电排站相比,中型电排站在进行排涝作业时,需要较多电能。 因此,站址的选择要尽量接近能源输出点,与电力系统发展规划和布局相适应 。这样,既减少输配电线路的投资和电能的损耗 ,降低造成事故的机率 ,同时也可避免由于站址远离能源输出点而带来的其它问题。 2.2要节约使用土地 我国是土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节约工程用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所以,在建设中型电排站时,我们要充分遵循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合理布置,尽可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凡有荒地可以利用的,不得 占用耕地,凡有差地可以利用的,不得占用良田。同时,要用地紧凑,因地制宜,用劣地作为站址选择方案是决定设计方案优劣与否的主要条件之一。 2.3要符合地质条件要求 中型电排站选址阶段的工程地质勘测内容主要是研究和解决站址稳定性和建站的可行性,查明地质构造、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等,并对站址的稳定性作出基本评价。在勘测时,要对站址地质条件的抗震、防洪、防滑坡等情况,作出正确的评估。如果把中型电排站建在不利地段,就要考虑选择优化地质条件措施。例如:中型电排站的选址表层土为淤泥质土或耕植土时,我们可以在电排站基础与地基处理上,采用开挖清除上层软土、置换地基土的处理方法来提高整体工程的承载力。 3 中型电排站整体布置的优化设计研究 中型电排站实际上并非是一个绝对独立的建筑设施,而是一个建筑设施群。其中包括进水前池、进水闸、泵房、出水池、消能防冲设施及相关排闸等。在对中型电排站进行建设时,必须要将电排站的各个建筑设施进行最优的整体布置,已达到合理、科学建站的目的。例如:某处要建设一个中型电排站,用于防洪保护对象为中等城市,设计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治涝标准为10年一遇24h暴雨径流量1天排干。针对该情况,可以设计整体布置方案两个(表1)。 通过分析比较,方案一工程布置后水流条件好,整体运行安全、可靠,建筑物布置集中,工程量等较方案二少。因此,电排站总体布置方案宜采用方案一,实行闸站集中布置。 表1某电排站总体方案比较表 4 中型电排站环保节能的优化设计研究 目前,许多中型电排站在环保节能方面尚存亟需改进的地方,许多耗电多的设备和方案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必要的优化。具体来说,可采用如下优化设计方案。 (1)中型电排站可在关键部位(如水泵等)采用节能型阀门。站内的水泵运行时阀门开度可达85°以上,水头损失极小,其流量每秒为1.756m³;而采用旋启式拍门阀等非节能型阀门在水泵运行时阀门开度只能达到30°左右,水头损失很大。 其流量每秒为1.218m³;节能型阀门比非节能阀门的流量大,排涝速度快。 (2)由于中型电排站的规模较大,在日常管理的能源利用上要充分考虑。例如,对站内非关键部位的电灯要采用节能声控灯;对站内空调实行中央统一管理型空调;用太阳能屋顶收集太阳能供电排站日常使用。 综上所述,中型电排站作为重要的水工建筑物之一,其选址、布置及节能方面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日后的使用。所以,中型电排站的设计必须要优中取优。 参考文献: [1]谢鹏.水利工程学[J].天津工程学院学报,2005. [2]马翠华.电排站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M].辽宁出版社,2007. 建筑节能的案例范文第19篇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绿色节能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O43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分析工具,它为绿色建筑在材料、能耗、环境等方面提供了详细的信息。随着建筑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与发展,通过对建筑生态环境指标的分析与评估,将会提出一套完整的降低能耗和有效利用自然能源的绿色建筑发展方案。 一、BIM概念思考 BIM指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工程建设行业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数字化新技术。BIM的出现正在改变工程建设项目参与各方的协作方式,并引发了工程建设行业一次史无前例的革命。 通过在计算机中建立虚拟的建筑三维模型,BIM不仅将工程建设行业从二维带入三维时代,同时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该信息库不仅包含描述建筑物构件的几何信息、专业信息及状态信息,而且还包含了非构件对象(例如空间、运动行为)的状态信息.借助这个富含充分建筑工程信息的三维模型,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信息的集成化程度,这就为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利益方都提供了一个工程信息交互和共享的平台。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利益方在建筑全生命周期里增加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二、我国建筑节能设计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节能设计在建筑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还远远满足不了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由于建筑设计理念问题和现代建筑技术水平的制约,使得建筑节能设计水平发展缓慢,通常是设计师沿用现有的生态建筑设计方案和现有的建筑设计技术资料。而没有因地制宜地对建筑工程节能设计进行深入的考究,进而验证设计方案是否符合生态建筑的一些具体要求,如经济、节能、绿色环保等。在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我国的设计师更注重建筑的外观和功能设计,对于建筑的功效因素考虑甚少,设计中融入节能思维较少。此外,在建筑节能设计中大量的数据参数都是通过人工输入专业软件中进而对设计方案进行定量分析,其中相关软件的操作和使用必须要有专业人员来进行输入和定量分析,而设计师对于软件操作和能量分析方面大多不够专业,使得一套建筑设计方案不能够在设计过程中对其进行能量分析,而通常是设计方案投入到建筑施工中才进行能量分析,但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建筑设计方案通常会因种种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变更,相应地建筑节能设计能量分析也难以实现,绿色建筑设计方案将成为理想化的方案,难以真正意义上实施。 三、BIM技术在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应用 3.1、场地分析 在建筑设计初始阶段,场地的一些信息往往是影响设计的决策性因素,通常需要通过对场地的分析来对环境现状、建后交通流量、景观规划等各种因素进行评定与分析,也通过对场地的分析来确定建筑物的空间位置,建立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联系的过程。 可是传统的场地分析有着许多的弊端,例如主观因素过重,大量数据处理迟缓,定量分析不足等,但是BIM的引入给了场地分析新的可能,通过与BIM结合的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可以对场地和在场地上拟建的建筑物的数据进行处理,通过BIM技术虚拟成型,可迅速得出数据以支持设计,可以帮助新建项目做出最理想的建筑布局、场地规划等. 3.2、方案辅助设计 BIM作为建筑信息模型,模型本身不光带有信息,而且可以对信息的改变做出相应的反馈,所以带来了一种新的设计方式――参数化设计,通过在方案设计中BIM的应用,得到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对比传统的建筑方案设计模式,BIM的介入可以让设计更加的多元化,逻辑性也更强,对于复杂的建筑形体以及表皮,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通过参数的改变可以对建筑的形态进行参数化改变,列出不同形态的方案进行性能分析以及设计对比,选择最优的方案进行深化,可以更好地完成建筑方案设计,而程序将会帮我们处理一些复杂、重复的任务,解放了设计师的时间与劳力,把更多的时间用在选择方案及深化方案上,从而提高设计质量。 在复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经常使用参数化建模软件进行方案推敲,通过参数控制形体进行方案比对成为了一种趋势.在参数化设计大师扎哈・哈迪德的设计中,非线性建筑占了绝大多数,通过参数修改建筑形态是她惯有的设计手段.扎哈・哈迪德设计的Verbania新剧院,通过编程生成了参数化影响建筑形态的程序,生成极为多样的结果(图1),设计人员通过对结果的比对,修改相应的参数生成需要数目的建筑形态,使最终的建筑形态足够合理。 图1 Verbania新剧院形体研究模型与最终建筑效果 3.3、建筑性能分析 通过BIM技术,可以对设计方案的照明、安全、布局合理性、声学、色彩、能耗等进行评估,得出的这些数据可以为投资方用来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定,是否符合可持续设计的理念.在建筑全生命周期里,方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BIM对方案的评定,对于之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使用、对环境及资源的影响都进行大幅度优化。 通过BIM技术在方案设计初期阶段就可以对设计进行建筑性能分析,对建筑形体进行比较,在各个方案中比对选择建筑性能最优的方案,在设计初期就对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进行大体的把握。 3.4、可视化设计 可视化设计是BIM在建筑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其体现在两个方面:①过程中时时观察,以发现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及时修改。②设计展示阶段为投资方做更全面、更生动、更加有互动性的展示,相对于静态效果图更有说服力。 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通过BIM技术,在整个设计阶段都在建筑效果可视化下进行的设计,对于建筑外形以及空间效果方面都可以进行时时观察,对于方案设计中的缺陷都可以及时的发现。 3.5、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节能设计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融入BIM技术,创建虚拟建筑模型,大量的和设计有关的信息将直观地展现在设计师面前,如建筑材料、三维空间效果、构件属性、建筑外观及具体功能效果等。在建筑设计具体的能量分析过程中,只需导入相关的能量分析软件就可以对整个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计算,并反馈出详尽的能量分析结果。在建筑设计的方案阶段,利用建筑信息模型和能量分析工具能有小地简化能量分析操作步骤,提高工作效率。更能通过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分析功能提高能量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快捷性。其中,美国是目前BIM技术在建筑节能设计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国家之一。 结束语 能源紧缺问题目前已上升至全球性问题,不仅我国能源短缺问题严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同样面临着能源短缺的问题,但发达国家利用现代科技有效地弥补了能源短缺所带来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因素。尤其是在建筑节能设计方面融入了现代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运用现代科技积极地探索有关建筑设计节能环保,降低建筑能耗的新途径和新方案,目前已取得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华明.浅析BIM技术在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2:19. [2]佟曾,王代兵.BIM在建筑绿色节能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辽宁经济,2013,11:86-87. 建筑节能的案例范文第20篇 关键词:传热学;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3-0071-02 面对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建筑智能设施(部分)、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三个专业合并,调整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1]。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是工学土木类4个本科专业之一,与土木工程、建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专业交叉,专业范围扩展为建筑环境控制、城市燃气应用、建筑节能、建筑设施智能技术等领域。 在“重基础、宽口径”的形势下,夯实基础、凝练特色、优化课程体系成为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辽宁工业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作为辽宁省普通高校本科重点支持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夯实专业基础、强化工程实践、注重创新、培养专业素质高和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专业特色。笔者所在的传热学课程教学团队在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不断探索、实践。本文以辽宁工业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例,从传热学的课程定位出发对课程内容优化、案例分析的运用、新成果的吸纳、师资力量建设以及教学方法改革措施等进行探讨。 一、课程描述 1.在培养方案中的定位 传热学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2],它建立在专业基础课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之上,主要讲述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所涵盖的暖通空调、供热工程、制冷技术、锅炉房工艺与设备等工程技术中共同的热量传递规律的科学。学生通过传热学课程的学习,可获得热量传递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传热计算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并通过设计、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的配合,掌握热工设备设计、提高能效等基本理论和方法,形成初步的工程实践能力。 2.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如果把本科生专业知识体系构建过程比作是教学生如何建造房子的过程[3],那么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是教会学生如何打造房子基础的过程,专业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在基础上建造各种房子的过程。传热学作为一门核心的专业基础课,其本质是一门科学,内容相对稳定,每一个进步都会带来技术上质的变化。剖析传热学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探讨教学与学生认知过程的契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1)与流体力学和工程热力学课程的关系。流体力学和工程热力学是传热学的先修课程。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热现象中物质能量平衡的关系及流体流动过程的力学性质和边界特点。通过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为学生进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知识。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对物理概念、物理现象本质的理解,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2)与暖通空调、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供热工程、制冷技术、锅炉房工艺与设备等专业课的关系。这五门课程的共性问题包括热量传递过程、换热设备的类型及适用范围、换热器的设计计算与校核计算、换热过程的强化与削弱等,上述理论知识均涵盖在传热学的教学内容中。在传热学教学过程中,应概述其基本理论在其他专业课中的应用,并结合相关专业工程实例掌握传热学的基本理论,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传热学在专业课学习中的重要性。 (3)与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关系。传热学课堂教学安排在认识实习实践环节与生产实习实践环节之间。认识实习环节帮助学生认识各类换热器的形式和功能,生产实习环节安排冷热源系统中换热器运行调试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巩固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与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关系。传热学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实践环节提供围护结构传热计算及各类换热器(如散热器、地埋管换热器、空气处理机组、一次网/二次网换热器、蒸发器、冷凝器、余热回收装置等)设计计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通过实际工程案例的引入,使学生体会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过程,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分析、计算与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建设 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如果每门课都片面强调自身科学的、系统的、完整的、严密的体系,势必引起专业培养方案学时的不适当膨胀。因此,将整个专业知识结构设计成为一个科学的、系统的、完整的、严密的体系,所涉及的课程服从整个体系的需要,可以使每门课程在专业知识结构中起到恰如其分的作用。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围绕传热学课程建设提出了如下措施: 1.突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中传热学共性的提炼 在绪论部分引导学生认识传热学的任务、基本要求及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通过对传热学功能与作用的阐述,帮助学生在专业知识体系中恰当定位。传热学作为具有百年历史的经典学科,内容极其丰富,也早已自成体系,核心理论包括传热的三大基本理论模块――导热、对流和辐射,外延理论模块包括凝结、沸腾和质交换。课程理论性和逻辑性强,符合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逻辑。根据上述特点,以能量守恒定律为主线,串联起导热、对流和辐射三个理论模块,适当涉及到凝结、沸腾和质交换等相关外延理论模块。按照热量传递机理、传热过程计算方法、增强或削弱传热措施等方面归纳三类基本传热方式的共同性与区别,以及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领域的典型应用。 2.提高案例分析在课程内容中的比重 传热学理论分析较多,公式复杂且难以理解,因此在理论教学中通过典型案例来揭示抽象理论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可以通过授课中案例导入、小结中典型案例分析应用以及布置大作业等不同的方式开展,使学生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原理,并学习如何利用课程理论与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3.适时吸纳本学科的创新成果 随着传热学学科的不断发展,许多新成果不断被应用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领域,这些新的知识也逐渐被引入到传热学教学中。例如微尺度传热学、生物传热学,以及螺旋折流板、双斜内肋管、微肋管等新型换热设备。对于本科学生而言,对这些新概念、新现象、新设备的认识和理解有时是比较困难的,但与专业应用关联起来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视野,助力创新性人才培养。 4.加强教师知识和能力 通过学习和研讨,让相关教师具备坚实的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理论基础;具有专业全局观念,了解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规格要求,清楚专业课程体系及各门课程、各实践环节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掌握所承担的课程与其他课程或教学环节的衔接关系;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理解工程实践对人才能力的需求;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工程新技术研发能力。 三、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以突出学生主体性和专业学习的实用性为原则,在传热学授课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启发式教学 改变传统专业基础课面面俱到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转向适合学生认知过程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从基本概念到原理运用再到技术分析,层层递进,由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去思考、分析和讨论问题,让学生在主动思考中掌握新知识,同时锻炼运用知识的能力。下面以传热学中“导热微分方程”一讲为例进行分析。 该讲包含大量的偏微分方程,内容抽象,教师在讲授时将重点放在分析导热微分方程及其各项的物理意义、推导的理论基础、如何简化与应用等方面。结合本专业典型的墙体导热过程,提出工程应用问题,即“如何计算在温差作用下由分子热运动产生的热量传递”;引出解决方法,即“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求解”求解数学物理问题的一般方法和应用“能量守恒定律与傅里叶导热定律”的基本原理;阐述导热微分方程推导过程,剖析各项物理意义,例如“为热扩散项,表征的是单位时间内从x方向导入与导出微元体的净热量”;导热微分方程的应用,设定不同的墙体导热工程情景与学生讨论方程的简化条件,例如“导热系数是定值、无内热源、稳态”等等,启发学生建立导热微分方程的简化形式与高等数学中Poisson方程、Fourier方程、Laplace方程等的联系。 用这样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使学生不仅理解了教材中理论性极强的推导过程,还能够使学生清楚为什么导热微分方程会有非稳态项、扩散项、源项以及什么时候可以省略,同时引导学生利用高等数学中的相关知识求解简单的导热微分方程。这样,教学过程不只是简单地教材重现,而是教材的导读与深化。教材是从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入门,再落实到实际应用;而教学要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掌握正确的概念和原理,进而形成普适性的抽象理念,二者的思路方向是相反的。 2.案例教学 传热学是一门与工程实践紧密联系的科学,有许多从生产实际中抽象简化出来的案例。案例教学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方面以案例为切入点,引出相关的概念、原理、技术等,可使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例如在“非稳态导热”一讲中可选择高温铁锭退火的案例;另一方面以根据实际案例分析讲解例题,展示给学生如何利用概念、原理、技术等解决实际问题,做到“授人以渔”。例如在“多层平壁导热”一讲中可选择外墙外保温系统传热系数计算及优化为案例。通过案例教学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有限的学时内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知识传授、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4],也是传热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热学中的实践教学主要体现在专业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三个环节。通过缜密的设计,建立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减少部分验证实验和重复内容,适当增加创新性能力培养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尽快将专业知识应用与转化。安排必修实验教学8学时,其中基本型实验4学时、综合型实验4学时,开设选修创新型实验4个。供热工程、制冷技术、暖通空调、锅炉房工艺及设备等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中涵盖了维护结构传热计算、各类换热器选型计算等。此外,鼓励学生参与专业教师的科研课题。通过产学研用的过程帮助学生完成感知、注意、记忆、理解、实践、创新的学习过程。 4.考核机制 课程的考核机制与课程理念是一致的,我们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基本原理、概念和方法的掌握程度,而不是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单一的闭卷考试模式已不适用,通过弹性的、多样的考核方式才能全面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笔者将传热学考核分为闭卷考试(60%)、实践环节(20%)、大作业(10%)和研究性学习(10%)四个部分。闭卷考试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题目主要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等,特别注意避免大段背书、背公式的情况。实践环节主要用于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通过专业实验操作及实验报告质量确定。大作业是案例教学的一部分,通过设计作业内容不仅训练学生对知识的运用熟练程度,还要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研究性学习包括选修创新型实验、参与科研课题等形式,将其纳入到考核内容中来,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 5.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外语教学与学科内容相结合的体现,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求。主讲教师国际化的教育背景为双语教学提供了条件。根据课程的内容、难易程度等因素,笔者选择了“绪论”、“太阳辐射”两讲开展了双语教学。学生对该教学方式比较认可,认为有利于理解专业术语、有利于国际交流和继续深造、学习有挑战性、课堂气氛活跃等,希望增加双语学习的机会。 四、结语 传热学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专业基础课的一枚基石,是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知识源泉。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专业方向的不断调整,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类似传热学这样的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只有在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摸索、研究和总结,才能使教学体系更科学、结构更合理,不断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水平,增强学生解决专业实践问题的能力,进而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1-2. [2]付祥钊,康侍民,卢军,等.培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通识型人才的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6):30-34.



在线客服
联系电话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16597653369
  • · 专业的设计咨询
  • · 精准的解决方案
  • · 灵活的价格调整
  • · 1对1贴心服务
在线留言
回到顶部